诗经·召南·何彼襛矣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何彼襛矣,唐棣之华?曷不肃雍?王姬之车。

何彼襛矣,华如桃李?平王之孙,齐侯之子。

其钓维何?维丝伊缗。齐侯之子,平王之孙。

注释:

召(shào)南:指周朝自陕以西的南方诸侯国之地。召,地名,在今陕西省岐山县西南。

秾(nóng):花木繁盛的样子。朱熹《诗集传》:“秾,盛也。”一作“襛”,浓艳、盛大貌。

唐棣(dì):树木名,又作棠棣、常棣。

曷(hé):何。

肃雍:庄严雍和。雍,同“雍”,雍容安详。

王姬:周王的女儿或孙女,姬姓,故称王姬。

华如桃李:如桃李之花,红白艳丽。

平王之孙:周平王的孙女。一说周平王的外孙女。平王:东周平王姬宜臼。

齐侯之子:齐国国君的公子。一说“齐侯之子”与“平王之孙”指同一人,即齐侯的女儿,平王的外孙女。

钓:钓鱼的工具。这里专指钓鱼的线,比喻王侯贵族互相联姻,如丝之和。

维:语助词,有“为”的意思。

伊:语助词,有“是”的意思。

缗(mín):多条丝拧成的丝绳,喻男女合婚。一说钓绳。

译文:

怎么那样秾丽绚烂?如同唐棣花般美妍。为何喧闹不堪欠庄重?王姬出嫁车驾真壮观。

怎么那样地秾丽绚烂?如同桃花李花般娇艳。平王之孙容貌够姣好,齐侯之子风度也翩翩。

什么东西钓鱼最方便?撮合丝绳麻绳成钓线。齐侯之子风度也翩翩,平王之孙容貌够娇艳。

讲解:

主题理解:关于这首诗的主旨,学界有多种观点。古代学者多认为是“美王姬”之作,认为王姬下嫁诸侯,车服盛大却能执妇道,故作诗赞美。近现代学者大都认为是讥刺王姬出嫁车服奢侈。还有学者认为是男女求爱的情歌,诗中的“王姬”“平王之孙”“齐侯之子”不过是代称或夸美之词。综合来看,此诗可能是为平王之孙与齐侯之子新婚而作,在赞叹称美之余微露讽刺之意。

艺术手法:

比兴手法:诗的首章以唐棣花的繁盛来起兴,引出王姬出嫁时车驾的华丽,为后文描写新人的高贵身份和盛大场面做铺垫。次章以桃李花的娇艳来比喻新娘和新郎的光彩照人,进一步强调了婚礼的美好。这种比兴手法的运用,使诗歌的意境更加生动形象,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问答结构:全诗各章首二句都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这种结构不仅使诗歌富有节奏感,也增加了诗歌的趣味性和可读性,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诗歌的内容。

侧面描写:诗歌通过对王姬出嫁车驾的描写以及对新人身份的强调,从侧面烘托出婚礼的气派和排场。如“曷不肃雍?王姬之车”,通过路人对王姬车驾的惊叹和疑问,从侧面展现出王姬出嫁的盛大场面。

文化背景:此诗反映了周代的婚姻制度和贵族的生活风貌。在周代,王姬下嫁诸侯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联姻,其婚礼的规模和仪式都有严格的规定。这首诗通过对王姬出嫁的描写,展现了当时贵族婚礼的奢华和庄重,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文化传统。

诗经

24. 诗经·召南·何彼襛矣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