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巷伯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萋兮斐兮,成是贝锦。彼谮人者,亦已大甚!
哆兮侈兮,成是南箕。彼谮人者,谁适与谋。
缉缉翩翩,谋欲谮人。慎尔言也,谓尔不信。
捷捷幡幡,谋欲谮言。岂不尔受?既其女迁。
骄人好好,劳人草草。苍天苍天,视彼骄人,矜此劳人。
彼谮人者,谁适与谋?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
杨园之道,猗于亩丘。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
注释:
1. 萋、斐:花纹错杂貌。
2. 贝锦:织有贝纹图案的锦缎。
3. 谮(zèn)人:进谗言的人。
4. 大甚:太过分。
5. 哆(chǐ):张口的样子。侈:大。
6. 南箕:星宿名,形似簸箕。
7. 适:往,到。
8. 缉缉:附耳私语状。翩翩:往来迅速的样子。
9. 慎:谨慎。
10. 信:诚信。
11. 捷捷:附耳私语状。幡幡:反复进言貌。
12. 受:接受,听信。
13. 女迁:你改变(心意)。
14. 骄人:得志的小人。好好:得意的样子。
15. 劳人:被谗者。草草:忧愁貌。
16. 矜:怜悯。
17. 畀(bì):给予。
18. 有北:北方寒冷不毛之地。
19. 有昊:昊天。
20. 猗(yǐ):加,依附。
21. 亩丘:丘名。
22. 寺人:宦官。孟子:作者自称。
译文:
各种花纹错杂相鲜明,织成多彩贝纹锦。那个造谣害人者,心肠实在太凶狠!
张开嘴啊大又宽,如同箕星南天悬。那个造谣害人者,是谁为他出计谋?
花言巧语叽叽喳喳,一心想把人来坑。劝你说话要当心,否则没人把你信。
花言巧语信口编,一心造谣又说谎。并非没人来上当,总在随后把你忘。
得志小人太得意,被谗之人心忧愁。苍天苍天你在上!看看那些骄横人,可怜这些受难人!
那个造谣害人者,是谁为他出计谋?抓住那个造谣者,丢给豺狼虎豹吃。豺狼虎豹不肯吃,把他丢到北极去。北极不肯收留他,把他交给老天爷!
走在杨园的小道上,依靠着亩丘的土坡。我是宦官叫孟子,写下这首诗来表心迹。诸位君子请认真听。
讲解:
1. 诗歌背景与主题:
《巷伯》是一首怒斥造谣诬陷者的诗。作者是一位遭受谗言迫害的寺人(宦官),在诗中抒发了对进谗者的愤怒和对自身遭遇的悲愤,同时也表达了对正义的渴望和对上天的呼告。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和人心的险恶,以及正直之士在这种环境下所遭受的苦难。
2. 内容分析:
开头以“萋兮斐兮,成是贝锦”起兴,用花纹错杂的贝锦比喻进谗者编造的谎言,形象地表现了谗言的虚假和险恶。接着指责进谗者“亦已大甚”,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怒。
“哆兮侈兮,成是南箕”用南箕星比喻进谗者的大嘴巴,进一步刻画了进谗者的丑恶形象。“谁适与谋”则表达了作者对进谗者背后主谋的质问。
“缉缉翩翩”和“捷捷幡幡”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进谗者花言巧语、四处造谣的样子。“慎尔言也,谓尔不信”和“岂不尔受?既其女迁”则是对进谗者的警告,提醒他们造谣会被人识破,最终自食其果。
“骄人好好,劳人草草”对比了得志的进谗者和忧愁的被谗者,表达了作者对被谗者的同情和对进谗者的不满。“苍天苍天,视彼骄人,矜此劳人”则是对上天的呼告,希望上天能主持公道,惩罚进谗者,怜悯被谗者。
“彼谮人者,谁适与谋?取彼谮人,投畀豺虎”表达了作者对进谗者的痛恨,希望能将他们交给豺狼虎豹处置。“豺虎不食,投畀有北。有北不受,投畀有昊”则进一步强调了进谗者的可恶,连豺狼虎豹和北方不毛之地都不愿意接受他们,只能交给上天来惩罚。
最后,作者说明自己是寺人孟子,在杨园之道写下这首诗,希望诸位君子能认真听取他的心声。
3. 艺术特色:
比喻生动:诗中用贝锦、南箕等比喻进谗者,形象生动,使读者能深刻感受到谗言的虚假和进谗者的丑恶。
对比鲜明:通过骄人与劳人的对比,突出了进谗者的得意和被谗者的忧愁,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情感强烈: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强烈的愤怒、不满和对正义的渴望,情感真挚,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呼告有力:作者多次对苍天呼告,希望上天能惩罚进谗者,怜悯被谗者,这种呼告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