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大雅·云汉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璧既卒,宁莫我听?

旱既大甚,蕴隆虫虫。不殄禋祀,自郊徂宫。上下奠瘗,靡神不宗。后稷不克,上帝不临。耗斁下土,宁丁我躬。

旱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周余黎民,靡有孑遗。昊天上帝,则不我遗。胡不相畏?先祖于摧。

旱既大甚,则不可沮。赫赫炎炎,云我无所。大命近止,靡瞻靡顾。群公先正,则不我助。父母先祖,胡宁忍予?

旱既大甚,涤涤山川。旱魃为虐,如惔如焚。我心惮暑,忧心如熏。群公先正,则不我闻。昊天上帝,宁俾我遯?

旱既大甚,黾勉畏去。胡宁瘨我以旱?憯不知其故。祈年孔夙,方社不莫。昊天上帝,则不我虞。敬恭明神,宜无悔怒。

旱既大甚,散无友纪。鞫哉庶正,疚哉冢宰。趣马师氏,膳夫左右。靡人不周。无不能止,瞻卬昊天,云如何里!

瞻卬昊天,有嘒其星。大夫君子,昭假无赢。大命近止,无弃尔成。何求为我。以戾庶正。瞻卬昊天,曷惠其宁?

注释:

倬:大。

云汉:银河。

昭:光。

回:转。

於乎:即“呜呼”,叹词。

辜:罪。

荐:重,再。

臻:至。荐臻,犹今言频仍。

靡:无,不。

举:祭。

爱:吝惜,舍不得。

牲:祭祀用的牛羊豕等。

圭、璧:均是古玉器。周人祭神用玉器,祭天神则焚玉,祭山神则埋玉,祭水神则沉玉,祭人鬼则藏玉。

宁:乃。

莫我听:即莫听我。

大甚:大,同“太”。甚,厉害。

蕴隆:谓暑气郁积而隆盛。

虫虫:热气熏蒸的样子。

殄:断绝。

禋祀:祭天神的典礼。以玉帛及牺牲加于柴上焚之,使升烟,以祀天神。本指祀昊天上帝,引申之则凡祀日月星辰等天神,统称禋祀。

宫:祭天之坛。

奠:陈列祭品。

瘗:指把祭品埋在地下以祭地神。

宗:尊敬。

后稷:尧舜时期掌管农业的官员,周朝始祖。

斁:败坏。

丁:当,遭逢。

黎:众。

孑遗:遗留,剩余。

遗(wèi):赠。

于:助词。

摧:灭。

云:古“雲”字,有庇荫义。

大命:此谓死亡之命,即死亡之期。

群公:犹百辟,先世诸侯之神。

正:长。先正,谓先世卿士之神。

忍:忍心,残忍。

涤涤:光秃无草木的样子。

旱魃:古代传说中的旱神。

惔:火烧。

惮:畏。

熏:灼。

闻(wèn):通“问”,恤问。

遯:今作“遁”,逃。

黾勉:勉力为之,谓尽力事神,急于祷请。

瘨:病。

憯:曾。

祈年:指“孟春祈谷于上帝,孟冬祈来年于天宗”之祭礼。

孔夙:很早。

方:祭四方之神。

社:祭土神。

莫(mù):古“暮”字,晚。

虞:助。

友:通“有”。

纪:纪纲,法度。

鞫:穷,与“通”相对。

庶正:众官之长。

疚:忧苦。

冢宰:周代官名,为百官之长,相当后世的宰相。

趣马:掌管国王马匹的官。

师氏:官名,主管教导国王和贵族的子弟。

膳夫:主管国王、后妃饮食的官。

左右:左右之大夫、士诸官。

卬:“仰”的古字。

里:犹“已”,训“止”。

嚖:微小而众多的样子。

昭:祷。

假:借为“嘏(gǔ)”,告。

无赢:犹言无爽,即无差忒。

成:功。

戾:定。

曷:何。何时。

惠:赐。

译文:

看那银河多么高远,白光闪亮回旋在天。周王无奈仰天长叹,当今百姓有何罪愆!老天降下死丧祸乱,饥饿灾荒接二连三。没有神灵不曾祭奠,奉献牺牲毫不吝悭。礼神圭璧全都用完,神灵还是不听我言!

旱情已经非常严重,暑气郁盛大地熏蒸。接连不断举行祭祀,祭天处所远在郊宫。祀天祭地奠埋祭品,天地诸神无不敬奉。后稷恐怕难救周民,上天不理受难众生。天灾这般为害人间,大难恰恰落在我身。

旱情已经非常严重,想要推开没有可能。整天小心战战兢兢,正如头上落下雷霆。周地余下那些百姓,现在几乎一无所剩。渺渺苍天高高上天,竟然没有东西赐赠。怎不感到忧愁惶恐,人死失祭先祖受损。

旱情已经非常严重,没有办法可以止住。赤日炎炎热气腾腾,哪里还有遮荫之处。死亡之期已经临近,无暇前瞻无暇后顾。诸侯公卿众位神灵,不肯显灵前来佑助。父母先祖神灵在天,为何忍心看我受苦!

旱情已经非常严重,山秃河干草木枯槁。眼看旱魔逞凶肆虐,遍地好像大火焚烧。暑热难当令我心畏,忧心忡忡如受煎熬。诸侯公卿众位神灵,哪管我在悲痛呼号。渺渺苍天高高上天,难道迫我离此出逃!

旱情已经非常严重,勉力祷请祈求上苍。为何害我降以大旱?不知缘故费煞思量。祈年之礼举行很早,也未迟延祭社祭方。渺渺苍天高高上天,竟然对我不肯相帮。一向恭敬诸位神明,不该恨我怒气难当。

旱情已经非常严重,饥荒离散乱我纪纲。各位官长智穷力竭,宰相忧苦无法可想。趣马师氏一起出动,膳夫百官助祭帮忙。没有一人不愿周济,可是不能止住灾荒。仰望苍天晴朗无云,怎样止旱令我忧伤。

仰望苍天晴朗无云,满天星辰微光闪闪。公卿大夫众位君子,祷告上苍不要停缓。死亡之期已经临近,不弃前功不怕困难。禳旱祈雨非为自我,也为安定众位官员。仰望苍天默默祈祷,何时才能使我心安?

讲解:

创作背景:一般认为《云汉》是周宣王时期的作品。周宣王在位时,遭遇了严重的旱灾,百姓生活困苦,国家面临危机。这首诗就是周宣王向上天求雨的祷词,反映了当时旱灾的严重程度以及周宣王的愁苦心情。

诗歌结构:全诗共八章,每章十句。诗歌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第一章以银河高悬引出主题,表达了周王对百姓遭受苦难的不解和对神灵的祈求。接下来的几章详细描述了旱灾的严重情况,包括暑气熏蒸、百姓困苦、山川荒芜等,以及周王不断地举行祭祀却得不到神灵回应的无奈。最后一章表达了周王对雨的渴望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

艺术特色:

摹景生动:诗中对旱灾的描写十分生动,如“旱既大甚,涤涤山川。旱魃为虐,如惔如焚”,将山秃河干、草木枯槁、旱魔肆虐的景象描绘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旱灾的恐怖和周王的痛苦。

夸饰手法: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如“周余黎民,靡有孑遗”,形容旱灾导致百姓几乎全部死亡,突出了旱灾的严重程度,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情感真挚:整首诗表达了周宣王对百姓的关心和对神灵的敬畏,以及在旱灾面前的无奈和痛苦,情感真挚,令人动容。这种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也是《诗经》中许多诗歌的共同主题。

诗经

258. 诗经·大雅·云汉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