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大雅·崧高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

亹亹申伯,王缵之事。于邑于谢,南国是式。王命召伯,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执其功。

王命申伯,式是南邦。因是谢人,以作尔庸。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田。王命傅御,迁其私人。

申伯之功,召伯是营。有俶其城,寝庙既成。既成藐藐,王锡申伯。四牡蹻蹻,钩膺濯濯。

王遣申伯,路车乘马。我图尔居,莫如南土。锡尔介圭,以作尔宝。往近王舅,南土是保。

申伯信迈,王饯于郿。申伯还南,谢于诚归。王命召伯,彻申伯土疆。以峙其粻,式遄其行。

申伯番番,既入于谢。徒御啴啴。周邦咸喜,戎有良翰。不显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宪。

申伯之德,柔惠且直。揉此万邦,闻于四国。吉甫作诵,其诗孔硕。其风肆好,以赠申伯。

注释:

崧(sōng):又作“嵩”,山高而大。

维:是。

岳:特别高大的山。

骏:大。

极:至,到。

甫:甫侯,即吕侯,为周穆王时大臣,佐周穆王征伐犬戎,因功封于吕(今河南南阳)。

申:申伯,姜姓,封于谢(今河南唐河)。

翰:骨干,栋梁。

蕃:藩篱,屏障。

宣:宣扬,显示。

亹亹(wěi):勤勉貌。

缵(zuǎn):继承。

于邑于谢:在谢地筑城。邑,动词,筑城。谢,地名,在今河南唐河。

南国:周以南诸国统称南国。式:榜样,模范。

召伯:召虎,周宣王时大臣。

定:确定,划定。

宅:居住之地。

南邦:南方诸侯国。

执:掌管,主持。

式:法式,榜样。

庸:通“墉”,城墙。

彻:治理,开发。

傅御:辅佐周王的大臣。

私人:家臣。

俶(chù):善,好。

藐藐:美盛貌。

蹻蹻(jué):强壮貌。

钩膺:马颈腹上的带饰。濯濯:光泽鲜明貌。

路车:诸侯乘坐的一种车。乘马:四匹马。

图:考虑,谋划。

介圭:大圭,古代玉制礼器。

王舅:周王的舅舅,指申伯。

信迈:确实远行。

饯:设酒食送行。郿(méi):古地名,在今陕西眉县东渭水北岸。

诚归:诚心归服。

彻:治理,划定。

土疆:疆土。

峙:储备。粻(zhāng):粮食。

遄(chuán):速,快。

番番:勇武貌。

徒御:步行的和驾车的随从。啴啴(tān):众多貌。

戎:你,指申伯。

良翰:贤能的辅佐之臣。

不显:显耀,荣耀。

元舅:大舅。

宪:效法。

柔惠:柔和仁惠。

直:正直。

揉:安抚。

吉甫:尹吉甫,周宣王时大臣,《诗经》的主要作者之一。

诵:诗歌。

孔硕:很大,很壮美。

风:指诗歌的风格。肆好:极好。

译文:

巍峨四岳是大山,高高耸峙入云天。神明灵气降四岳,甫侯申伯生人间。申伯甫侯大贤人,辅佐王室是中坚。藩国以他为屏蔽,天下以他为典范。

申伯勤勉能力强,王委重任理南疆。分封于谢建新邑,南国诸侯有榜样。周王下令给召伯,申伯新居来丈量。建成南方诸侯国,世代守业功辉煌。

周王下令给申伯,要树表率于南国。依靠谢地众百姓,修筑你城新殿阁。周王下令给召伯,申伯田界重划过。周王下令给近臣,迁走申伯家臣多。

申伯建邑大工程,全靠召伯苦经营。城墙高大又坚固,宗庙寝殿都建成。寝庙落成多漂亮,王对申伯大封赏。四匹马儿多雄壮,胸前带饰闪光芒。

周王打发申伯行,赏赐豪车和骏马。考虑你的住处地,唯有南方最适宜。赐你大圭作信物,好好珍藏作宝贝。前往南方去上任,保卫南疆为周王。

申伯出发果动身,周王郿地来饯行。申伯要回南方去,决心回去住谢城。周王下令给召伯,申伯疆土要划定。备好粮草和干粮,加快行程早起程。

申伯勇武有豪情,前往谢邑入新城。步卒车骑军容盛。周邦人民皆欢喜,国有栋梁得安宁。尊贵显赫申伯公,周王大舅封疆臣,文武双全人崇敬。

申伯德高又望重,品端行直温且恭。安抚万邦功劳大,誉满四海人赞颂。吉甫创作这首诗,篇幅宏大语言工。诗歌风格多美好,赠送申伯表深情。

讲解: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尹吉甫为了赞美申伯并送其就国而作。周宣王为了加强对南方的统治,将母舅申伯封于谢地,派召伯虎带领人去为申伯筑城,临行时,尹吉甫作了这首诗以送行。

诗歌结构:全诗八章,每章八句。第一章以嵩山起兴,赞美申伯的出生不凡,是上天降下的神灵,是周朝的栋梁之材。第二章至第七章分别叙述了周宣王对申伯的封赏、为其筑城、送行等事情,以及申伯入谢后的荣耀和德望。最后一章强调了申伯的品德高尚和作者作诗相赠的缘由。

艺术特色:

比兴手法:开篇以“崧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起兴,以嵩山的高大雄伟比喻申伯的地位尊崇和品德高尚,同时也暗示了申伯的出生不凡,是上天的恩赐。

铺陈叙事:诗中详细地叙述了周宣王对申伯的封赏和送行的过程,包括赐地、筑城、赐车、赐圭等,以及申伯入谢后的荣耀和德望,展现了周朝对诸侯的重视和申伯的尊贵地位。

语言优美:诗歌语言优美,用词华丽,如“四牡蹻蹻,钩膺濯濯”“寝庙既成。既成藐藐”等,描写了申伯的车马之盛和寝庙之美,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主旨意义:这首诗主要是赞美申伯的品德和功绩,以及周宣王对申伯的重视和封赏,同时也反映了周朝对南方的统治策略和对诸侯的管理方式。诗中强调了申伯作为周王的母舅和诸侯的重要地位,以及他在维护周朝统治和稳定方面的作用。

诗经

259. 诗经·大雅·崧高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