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召南·鹊巢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注释:

维:发语词。

鹊:喜鹊。

鸠:鸤鸠,今名布谷鸟。传说鸤鸠不自为巢,居鹊之成巢。

之子:这位姑娘。

于归:出嫁。

百两:百辆车,这里泛指很多车辆。“两”通“辆”。

御:迎接。

方:占有,占据。

将:护送。

盈:满,充满。这里指众多鸤鸠占满鹊巢。

成:完成,成就。这里指婚事的完成。

译文:

喜鹊筑成巢,布谷鸟来住。这位姑娘要出嫁,百辆车来迎她。

喜鹊筑成巢,布谷鸟占有它。这位姑娘要出嫁,百辆车护送她。

喜鹊筑成巢,布谷鸟住满它。这位姑娘要出嫁,百辆车成就她。

讲解:

主题与背景:这首诗一般认为是描写贵族女子出嫁的盛大场面。以鹊巢鸠占起兴,可能暗喻女子出嫁后在夫家的地位,或者是对婚姻中男女角色的一种象征性表达。也有学者认为此诗反映了当时的婚姻制度和社会风俗。

艺术手法:

比兴手法:以鹊巢被鸠占据来引出女子出嫁之事,生动形象且富有寓意。通过自然现象来暗示人生大事,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重章叠句:全诗三章,结构相似,仅在个别词语上有所变化,如“御之”“将之”“成之”,以及“居之”“方之”“盈之”。这种重章叠句的形式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同时也强调了主题,使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女子出嫁的隆重和喜庆氛围。

文化内涵:此诗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婚姻的重视和对女子出嫁的隆重仪式。在古代,婚姻被视为家族和社会的大事,百辆车的迎送场面显示了贵族婚姻的盛大和奢华。同时,诗中的意象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与感悟,以及对婚姻家庭的美好期望。

诗经

12. 诗经·召南·鹊巢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