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共56回,目录如下:

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借名流隐括全文

第二回:王孝廉村学识同科,周蒙师暮年登上第

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第四回:荐亡斋和尚吃官司,打秋风乡绅遭横事

第五回:王秀才议立偏房,严监生疾终正寝

第六回:乡绅发病闹船家,寡妇含冤控大伯

第七回:范学道视学报师恩,王员外立朝敦友谊

第八回:王观察穷途逢世好,娄公子故里遇贫交

第九回:娄公子捐金赎朋友,刘守备冒姓打船家

第十回:鲁翰林怜才择婿,蓬公孙富室招亲

第十一回:鲁小姐制义难新郎,杨司训相府荐贤上

第十二回:名士大宴莺脰腹溯,侠客虚设人头会

第十三回:蘧駪夫求贤问业,马纯上仗义疏财

第十四回:蘧公孙书坊送良友,马秀才山洞遇神仙

第十五回:葬神仙马秀才送丧,思父母匡童生尽孝

第十六回:大柳庄孝子事亲,乐清县贤宰爱士

第十七回:匡秀才重游旧地,赵医生高踞诗坛

第十八回:约诗会名士携匡二,访朋友书店会潘三

第十九回:匡超人幸得良朋,潘自业横遭祸事

第二十回:匡超人高兴长安道,牛布衣客死芜湖关

第二十一回:冒姓字小子求名,念亲戚老夫卧病

第二十二回:认祖孙玉圃联宗,爱交游雪斋留客

第二十三回:发阴私诗人被打,叹老景寡妇寻夫

第二十四回:牛浦郎牵连多讼事,鲍文卿整理旧生涯

第二十五回:鲍文卿南京遇旧,倪廷玺安庆招亲

第二十六回:向观察升官哭友,鲍廷玺丧父娶妻

第二十七回:王太太夫妻反目,倪廷珠兄弟相逢

第二十八回:季苇萧扬州入赘,萧金铉白下选书

第二十九回:诸葛佑僧寮遇友,杜慎卿江郡纳姬

第三十回:爱少俊访友神乐观,逞风流高会莫愁湖

第三十一回:天长县同访豪杰,赐书楼大醉高朋

第三十二回:杜少卿平居豪举,娄焕文临去遗言

第三十三回:杜少卿夫妇游山,迟衡山朋友议礼

第三十四回:议礼乐名流访友,备弓旌天子招贤

第三十五回:圣天子求贤问道,庄征君辞爵还家

第三十六回:常熟县真儒降生,泰伯祠名贤主祭

第三十七回:祭先圣南京修礼,送孝子西蜀寻亲

第三十八回:郭孝子深山遇虎,甘露僧狭路逢仇

第三十九回:萧云仙救难明月岭,平少保奏凯青枫城

第四十回:萧云仙广武山赏雪,沈琼枝利涉桥卖文

第四十一回:庄濯江话旧秦淮河,沈琼枝押解江都县

第四十二回:公子妓院说科场,家人苗疆报信息

第四十三回:野羊塘将军大战,歌舞地酋长劫营

第四十四回:汤总镇成功归故乡,余明经把酒问葬事

第四十五回:敦友谊代兄受过,讲堪舆回家葬亲

第四十六回:三山门贤人饯别,五河县势利熏心

第四十七回:虞秀才重修元武阁,方盐商大闹节孝祠

第四十八回:徽州府烈妇殉夫,泰伯祠遗贤感旧

第四十九回:翰林高谈龙虎榜,中书冒占凤凰池

第五十回:假官员当街出丑,真义气代友求名

第五十一回:少妇骗人折风月,壮士高兴试官刑

第五十二回:比武艺公子伤身,毁厅堂英雄讨债

第五十三回:国公府雪夜留宾,来宾楼灯花惊梦

第五十四回:病佳人青楼算命,呆名士妓馆献诗

第五十五回:添四客述往思来,弹一曲高山流水

第五十六回:神宗帝下诏旌贤,刘尚书奉旨承祭

《儒林外史》是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

1. 创作背景:

这部小说创作于乾隆年间,当时是清代的盛世,但盛世之下潜伏着严重的社会危机。政治上,朋党之争成为常态,贪污渎职之风盛行,“纳捐”制度导致官场黑暗;经济上,商业发达,但劳动人民生活困苦,社会贫富差距大,阶级矛盾尖锐;思想上,八股文和文字狱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知识分子个性匮乏、与社会脱轨。吴敬梓身处这样的环境,看到了社会的虚伪和势利,于是创作了《儒林外史》。

2. 主要内容:

时间跨度与结构:全书约40万字,从明宪宗成化末年写到神宗万历二十三年,前后历时约一个朝代的兴衰。在结构上,它用长篇的结构网罗若干短篇小说,全书由各个人物和场面连缀而成,部分人物会在后续故事中重新出现,使全书既分散又完整。

具体情节:

楔子:写元明易代时王冕的故事。王冕知识渊博,不愿与知县和乡绅交往,避走济南以卖画为生。他预感天下将大乱,后来吴王建国大明,礼部议定用四书五经和八股文取士,王冕预知文人将有灾厄,于是隐居会稽山中。

正文:

第一部分:从第二回到第二十四回上半回,以否定人物为中心。如周进多年科考不中,在贡院撞板,后捐了监生参加乡试,中举、中进士,升做御史。范进考到五十四岁才中秀才,中举后喜极而疯。还有汤奉、张静斋等无知官员,以及严贡生等品行不端的文人。

第二部分:从第二十四回下半回到第四十五回,出现了很多值得肯定的正面人物,如杜少卿、虞育德、迟衡山、庄征君等,还重点写了虞博士主持的公祭泰伯祠活动。

第三部分:从第四十六回到第五十四回,批判败行恶俗,如王玉辉劝女儿殉节,以及描写儒林小丑,如陈木南等。

尾声:写市井四奇人,即写字的季遐年、卖纸火筒子的王太、开茶馆的盖宽、做裁缝的荆元,他们自由无羁、率性而为、蔑视权贵,是作者寄托理想的一批人。

3. 主要人物:

王冕:孝顺母亲、勤学刻苦、不慕权贵、有反叛精神,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格的代表。

周进、范进:被科举压迫的读书人,考中前受尽轻视,考中后身边聚集大批奉承的人,体现了功名利禄观念对人精神的迫害。

严贡生:虚伪的假君子,追求名利,在官吏、士人中塑造君子形象,但面对百姓时横行乡里,霸占亲弟家产。

严监生:自卑、吝啬,因功名是花钱捐的,自觉比不上哥哥,病势沉重也舍不得用人参进补,断气前硬撑着让人挑去一根灯芯以省灯油。

匡超人:起初孝顺、勤奋、忠厚,但在认识马二先生、潘三等人后,逐渐将功名利禄视为人生追求,走向堕落。

杜少卿:出生贵族,不看重等级秩序,与三教九流之人结交;尊崇儒家思想,讲求礼仪文化;不追求功名利禄,辞却科举,拒绝入仕;尊重女性,敢于挑战封建权威,是作者塑造的理想人物。

沈琼枝:主要的女性形象之一,处事老成,不慕荣华、敢于反抗,颇有游侠之风,体现了对“三纲五常”的反叛。

4. 主题思想:

一方面,真实地揭示了人性被腐蚀的过程和原因,对当时吏治的腐败、科举的弊端、礼教的虚伪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嘲讽。例如,通过对众多假儒生、假名士的刻画,揭示了八股取士制度和功名利禄观念对知识分子的毒害。

另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少数人物以坚持自我的方式所作的对于人性的守护,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如对杜少卿、虞育德等正面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所向往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

5. 艺术特色:

讽刺手法高超:《儒林外史》是中国古典讽刺文学的佳作,它通过对人物形象、情节、语言等方面的描写,运用夸张、对比、反讽等手法,达到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人物刻画细腻:书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个性鲜明,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等方面的描写,深入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特点。

语言生动准确:小说采用白话写作,语言生动、准确、通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儒林外史》代表着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高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国际上也有相当的影响力,曾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