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周颂·载见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载见辟王,曰求厥章。
龙旂阳阳,和铃央央。
鞗革有鸧,休有烈光。
率见昭考,以孝以享。
以介眉寿,永言保之,思皇多祜。
烈文辟公,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
注释:
载(zài):始。
辟王:君王。指周成王。
曰:同“聿”,发语词。
厥:其。
章:典章法度。指车服礼仪之文章制度。
龙旂(qí):画有蛟龙图案的旗,旗竿头系铃。阳阳:鲜明。一说即“扬扬”,旗飘动飞扬之貌。
和:挂在车轼(扶手横木)前的铃。
铃:挂在旂上的铃,一说挂在车衡上的铃。央央:铃声和谐。
鞗(tiáo)革:马缰头的铜饰。有鸧(qiāng):鸧鸧,铜饰美盛貌。一说铜饰相击之声。
休:美。
烈光:光亮。
率:带领。
昭考:皇考。此处指周武王。
孝、享:都是献祭的意思。
介(gài):通“匄(gài)”,求。
永言:即“永焉”,长久貌。言,语助词。
思:发语词。
皇:大。
祜(hù):福。
烈文:辉煌而有文德。烈,有武功。
辟公:指诸侯公卿。
绥:安抚。一说赐也。
俾(bǐ):使。
缉熙:光明,显耀。
纯嘏(gǔ):大福,美福。
译文:
诸侯初次朝见周王,请求赐下王朝新典章。蛟龙旗帜随风扬,车上和铃响叮当。马辔铜饰光灿灿,美丽饰物闪光芒。相率拜祭先王灵,孝敬祭品请神享。祈求神明赐长寿,保佑日子永安康,赐予幸福无穷量。文武兼备诸侯公,先王赐予你多福,使你事业永辉煌。
讲解:
创作背景:《周颂·载见》是一首祭祀乐歌,产生于周成王时期。周武王统一天下不久便去世,成王年幼,由周公辅佐即位。此诗是周成王初即位,率领前来朝见的诸侯拜谒武王庙祭祀求福时所唱。这次祭祀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一方面是新王即位后对先王的尊崇与祭祀,以巩固政权的合法性;另一方面是在周公摄政、刚平定三监之乱的背景下,向诸侯展示周王室的权威和稳定。
内容分析:
开头两句“载见辟王,曰求厥章”:点明诸侯初次朝见周成王,请求赐下典章制度。这既反映了诸侯对新王的尊重和对新王朝秩序的期待,也暗示了周成王初即位时需要确立新的统治秩序。
“龙旂阳阳,和铃央央。鞗革有鸧,休有烈光”:这四句详细描写了诸侯来朝时的车马装饰,旗帜鲜明飘扬,和铃声音和谐,马辔的铜饰精美闪亮,展现出诸侯们的队伍盛大、庄重且富有气势,也从侧面体现了周王朝的威严和诸侯对周王的臣服。
“率见昭考,以孝以享”:诸侯们带领众人拜祭先王周武王,以孝敬的态度献上祭品,表达对先王的敬意和感恩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周人对祖先的尊崇和祭祀文化的重要性。
“以介眉寿,永言保之,思皇多祜”:祈求神明赐予长寿、保佑国家长久平安、赐予大福,这是祭祀中常见的祈福内容,反映了周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
“烈文辟公,绥以多福,俾缉熙于纯嘏”:赞扬诸侯们有文德武功,先王会赐予他们多福,使他们的事业辉煌。这既表达了对诸侯的认可和鼓励,也有安抚诸侯、巩固统治的政治意图。
艺术特色:
铺陈手法:诗中对诸侯来朝的场面进行了生动的铺陈描写,如对旗帜、和铃、马辔等的细致描绘,使诗歌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政治意图明确:作为一首祭祀乐歌,在表达对先王的祭祀和祈福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政治意图,通过对诸侯的赞扬和安抚,巩固了周成王的统治地位,维护了周王朝的稳定。
风格庄重:整首诗语言庄重,节奏舒缓,符合祭祀诗歌的特点,体现了周人对祭祀的重视和对祖先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