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周颂·烈文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

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

注释:

烈:武功。一说“光明”。文:文德。

辟(bì)公:指助祭诸侯。

锡(cì):赐。兹:此。祉(zhǐ):福。

惠:爱。一说“顺”。无疆:无穷。

保:守住。

封:大。靡(mí):累,罪恶。一说“封”指专利敛财,“靡”指奢侈。

崇:立。一说“尊重”。

戎:大。

继序:继承祖业。序,通“叙”,业。皇:光大。

竞:强。一说“争”。维:于。

训:服从。一说“效”。

不(pī):通“丕”,大。

百辟(bì):众诸侯。刑:通“型”,效法,模范。

於(wū)乎:叹词。前王:指周文王、周武王。

译文:

有功有德众诸侯,天赐你们莫大福。给我恩惠也无量,子孙长保此福祥。莫在你国铸大错,一心尊崇周君王。

感念你们立大功,继续立功又弘扬。国强莫过有贤才,四方才会来归降。先祖伟大在美德,诸君应当为榜样。先王典范永不忘!

讲解:

创作背景:《毛诗序》说“《烈文》,成王即政,诸侯助祭也”。即此诗是周成王正式掌权、诸侯前来助祭时的作品。武王灭商后两年去世,成王年幼,由叔父周公摄政,平定了管叔、蔡叔、武庚的叛乱,七年后周公还政于成王。此时成王虽已年长,但政治经验尚缺,此诗对诸侯既有安抚也有约束。也有人认为此诗可能是周公所作。

内容分析:

前四句为安抚:诗的前四句“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对诸侯的功绩进行了高度赞扬,称他们有功有德,上天赐福,给周王以及周王的子孙带来了无尽的恩惠。这让诸侯感受到周王对他们的认可和感激,从而达到安抚的目的。

后九句为约束:后九句以“无”领起,如“无封靡于尔邦”“无竞维人”等,是对诸侯的训诫和约束。告诫诸侯不要在自己的邦国内作恶,要尊崇周王,继承先辈的功业,任用贤才,效法先王的美德等。这体现了周王对诸侯的统治要求,强调了诸侯对周王的服从和对周朝统治的维护。

艺术特色:

构思巧妙:整首诗先扬后抑,前四句的赞扬为后九句的约束做了铺垫,使诸侯更容易接受周王的训诫,达到了恩威并施的效果。

含义深刻:诗中不仅表达了对诸侯的态度,还涉及到了君臣关系、先王之德、国家治理等方面的思考,具有深刻的政治内涵和道德教诲意义。

语言简洁:全诗篇幅不长,但用词精准,表达简洁有力,能够准确地传达出周王的意图和情感。

诗经

269. 诗经·周颂·烈文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