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湛露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湛湛露斯,匪阳不晞。厌厌夜饮,不醉无归。
湛湛露斯,在彼丰草。厌厌夜饮,在宗载考。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显允君子,莫不令德。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鼓瑟吹笙,以考室家。
湛湛露斯,在彼杞棘。允矣君子,展也大成。
注释:
湛湛:露水浓重的样子。
斯:语气助词。
匪:通“非”,不是。
阳:太阳。
晞:干。
厌厌:和悦的样子。
夜饮:晚上宴饮。
宗:宗庙。
载:则,就。
考:成,成就。
杞棘:枸杞和酸枣树,泛指灌木丛。
显允:光明磊落而诚信忠厚。
令德:美德。
鼓瑟吹笙:弹奏瑟和吹奏笙。
以考室家:成就家庭和睦。考,成。室家,家庭。
允:确实。
展:诚然,确实。
大成:大的成就。
译文:
浓重的露水啊,没有太阳不会干。和悦的夜饮啊,不喝醉不能回。
浓重的露水啊,落在那繁茂的草丛。和悦的夜饮啊,在宗庙中成就礼仪。
浓重的露水啊,落在那枸杞酸枣树间。光明诚信的君子啊,无不具有美德。
浓重的露水啊,落在那枸杞酸枣树间。弹奏瑟吹奏笙啊,成就家庭的和睦。
浓重的露水啊,落在那枸杞酸枣树间。确实啊君子,诚然有大的成就。
讲解:
主题思想:这首诗描写了天子宴请诸侯的场景,表达了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君子美德的赞美。诗中通过对露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天子的恩泽如同露水般滋润着诸侯。
内容分析:
第一章:以露水需要太阳才能晒干起兴,引出夜饮的场景,强调不醉不归,表现出宴会的欢乐气氛和天子的热情款待。
第二章:继续以露水落在丰草上为喻,强调夜饮在宗庙举行,突出了宴会的庄重和礼仪的重要性。
第三章:将露水与枸杞酸枣树联系起来,赞美君子的美德,暗示诸侯们应该像君子一样具备美好的品德。
第四章:描述了宴会上鼓瑟吹笙的欢乐场景,强调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成就家庭和睦,进一步深化了宴会的意义。
第五章:再次强调君子的美德和成就,表达了对诸侯们的期望和赞美。
艺术特色:
起兴手法:诗中多次运用露水起兴,使诗歌具有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寓意。露水的浓重、需要太阳晒干等特点,与夜饮的场景、君子的美德等相互呼应,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重章叠句:诗歌采用了重章叠句的形式,各章结构相似,语言反复,强化了主题,加深了读者对宴会场景和君子美德的印象。
对比衬托:通过宴会的欢乐与庄重、露水的自然与君子的美德等对比,衬托出天子宴请诸侯的意义和价值,以及对君子品德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