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大雅·常武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整我六师,以脩我戎。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王谓尹氏,命程伯休父,左右陈行。戒我师旅,率彼淮浦,省此徐土。不留不处,三事就绪。

赫赫业业,有严天子。王舒保作,匪绍匪游。徐方绎骚,震惊徐方。如雷如霆,徐方震惊。

王奋厥武,如震如怒。进厥虎臣,阚如虓虎。铺敦淮濆,仍执丑虏。截彼淮浦,王师之所。

王旅啴啴,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绵绵翼翼。不测不克,濯征徐国。

王犹允塞,徐方既来。徐方既同,天子之功。四方既平,徐方来庭。徐方不回,王曰还归。

注释:

赫赫:盛貌。

明明:明察;明智。

南仲大祖:言王于大祖庙命南仲为卿士。

大师:职掌军政的大臣。

皇父:人名,周宣王太师。

整:治。六师:六军。周制,王建六军。一军一万二千五百人。

脩我戎:整顿我的军备。脩,习;戎,武。

敬:借作“儆”。

戒:警戒。

惠:爱。

尹氏:掌卿士之官。

程伯休父:人名,宣王时大司马。

陈行:列队。

率:循。

淮浦:淮河之滨。

省:查看。

不留不处:诛其君,吊其民。不,语词。留,同“刘”,杀。处,吊。

三事:指立三卿。

业业:动貌。指行军前进。

舒保作:王师缓慢安全行进。

绍:缓。

绎骚:扰动;震动。

阚(hǎn):虎怒貌。

虓(xiāo):虎叫。

铺:一说大;一说止。

敦:屯聚。

濆(fén):大堤;沿河高地。

仍:就。

截:切断。引申为整治。

翰:赤羽的山鸡;高飞。

苞:本。比喻不可动也。

绵绵:长。

翼翼:盛。

濯(zhuó):大。

犹:谋。

来:同“勑”,顺服。

同:会同。

来庭:来朝见。

不回:不违。不背信。

译文:

看我大周天子多显赫英武,他任命一位重臣卿士大夫,名将南仲是这重臣的始祖,让皇父担任太师主管军务:你要抓紧整顿我大周军队,要抓紧打造兵器准备动武;我们要深怀恭敬戒惧之心,一定给南方百姓带去幸福。

我大周天子对太师皇父说:你下命令给程国伯爵休父:让大周军队左右排列行伍,把作战命令下达全军各部:沿着那淮河堤岸向前挺进,穿越巡察这徐国境内国土;三军儿郎不久留也不驻扎,并把百姓的生计安排妥处。

看多么威武显赫高大雄壮,那是我们威严的大周国王。大周军队从容不迫地开拔,既不急行军也不信步游荡。这引发徐国上下骚动不已,尤其是极大震惊徐国朝堂。就好像晴天霹雳头顶炸响,引发徐国君臣们震动惊慌。

我大周军队进攻英勇神武,全军威如雷震势如云水怒。这一班如狼似虎的兵和将,击鼓挺进杀声震天如怒虎。在淮河高岸布重兵设重围,乘胜追穷寇捕获大量俘虏。在淮河沿岸牢牢站稳脚跟,大周的中军帐在这里扎驻。

大周王朝的军队气势如虹,攻势凌厉犹如冲天之神鹰,三军猛进犹江汉奔流潮涌,守阵地稳固如山岿然不动,陷敌阵犹如决川势不可当,队伍稳扎稳打接力向前冲,威不可测当然也不可战胜,就这样大清洗般大败徐国!

大周天子的谋划实在充分,徐国君臣心悦诚服愿归顺。徐国上下甘拜下风来相融,这是我大周天子仁义之功。天下各地都已经海晏河清,徐国小君定当来朝拜进贡。徐国君臣再不起兵搞叛乱,大周天子班师回朝奏凯旋。

讲解:

背景:这首诗是赞美周宣王亲征徐国、平定叛乱的史诗。周朝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衰落和动荡后,周宣王力图振兴王室,对外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其中对徐国的征伐是较为重要的一次。这次战争的胜利对于巩固周朝的统治、提升周朝的威望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分析:

首章:开篇强调周天子的威严和明智,任命南仲、皇父等将领整顿六军,准备征伐,同时表达了对南方百姓的关爱。这显示出周天子对此次战争的重视和决心,也为后文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周天子命令尹氏传令给程伯休父,让军队沿着淮河前进,巡察徐国的土地,并且强调不要久留、要妥善处理百姓的事情。这体现了周天子的战略部署和对战争的谨慎态度,同时也显示出周朝军队的纪律性和仁义之师的形象。

第三章:描述了周朝军队的威武雄壮和徐国的震惊。周天子的军队行动从容,却让徐国上下骚动不安,如雷如霆般的气势让徐国感到震惊。这里通过对比,突出了周朝军队的强大和威严,也暗示了战争的胜负已经显而易见。

第四章:展现了周朝军队的英勇作战和取得的胜利。周天子奋发用武,士兵们如虎狼般勇猛,在淮河岸边布下重兵,抓获了大量的俘虏。这一章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激烈场面和周朝军队的英勇无畏。

第五章:进一步渲染了周朝军队的强大气势。用“如飞如翰”“如江如汉”“如山之苞”“如川之流”等比喻,形容军队的速度、力量、稳定性和不可阻挡之势。这种强大的气势不仅让徐国无法抵抗,也彰显了周朝的国威。

第六章:歌颂了周天子的谋略和胜利的成果。徐国国君归顺,四方平定,徐国前来朝拜,周天子班师回朝。这一章强调了战争的胜利是周天子的功劳,也体现了周朝的统治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艺术特色:

语言气势磅礴:全诗语言激昂,用词有力,如“赫赫业业”“如震如怒”“如雷如霆”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战争的场面和周天子的威严,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冲击。

结构严谨:诗歌按照战争的发展顺序,依次叙述了战前的准备、进军、作战、胜利和班师等环节,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对比手法的运用:通过周朝军队的威武从容和徐国的震惊骚动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周朝军队的强大和战争的正义性。

比喻生动形象: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如将军队比作神鹰、江汉、山川等,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诗经

263. 诗经·大雅·常武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