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齐风·猗嗟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巧趋跄兮,射则臧兮。
猗嗟名兮,美目清兮。仪既成兮,终日射侯。不出正兮,展我甥兮。
猗嗟娈兮,清扬婉兮。舞则选兮,射则贯兮。四矢反兮,以御乱兮。
注释:
猗(yī)嗟:赞叹声。
昌:美好的样子。
颀:身材高大。
抑:同“懿”,美好。
扬:借为“阳”,明亮。
趋:急走。
跄(qiāng):步有节奏,摇曳生姿。
臧(zāng):好,善。
名:借为“明”,面色明净。
仪既成:仪式已经完成。
射侯:射靶。
正:靶心。
展:诚然,真是。
甥:古代女子也称丈夫为甥;这里或指外甥。
娈(luán):美好。
选:才华出众。
贯:穿透。
反:箭皆射中一个点。
译文:
这人长得真漂亮,身材高大又颀长。前额方正容颜好,双目有神多明亮。进退奔走动作巧,射技实在太精良。
这人长得真精神,眼睛美丽又清明。一切仪式已完成,终日射靶不曾停。箭无虚发中靶心,真是我的好晚辈(或好外甥)。
这人长得真英俊,眉清目秀闪柔光。舞姿端正节奏强,箭出穿靶不空放。四箭同中靶中央,抵御外患有力量!
讲解:
主题争议:关于《猗嗟》一诗的主题,存在主刺与主美两种说法。主刺说由来已久,其背景源于齐襄公兄妹乱伦故事。《毛诗序》认为这是齐人讽刺鲁庄公的作品,理由是鲁庄公有威仪技艺,却不能“以礼防闲其母”,“失子之道”。然而,这种解释较为牵强,诗中除“展我甥兮”一语可勉强与齐襄公和鲁庄公的舅甥关系相联系外,其余内容与该故事毫不相干。主美说则认为这是一首单纯赞美一位少年射手的诗作。从诗歌文本本身来看,更倾向于主美说。
艺术特色:
形象鲜明:诗分三章,每章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赞美形象之美,二是赞美技艺之高。在赞颂少年形象之美时,突出他身体强壮、面容英俊、眼睛明亮等特点。如“猗嗟昌兮,颀而长兮”描绘了他的高大健壮;“美目扬兮”“美目清兮”“清扬婉兮”则细腻地刻画了他的目光炯炯有神。
重章叠句:全诗三章,每章结构相似,语句重复,仅在个别词语上有所变化,这种重章叠句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也有助于深化主题,强调对少年射手的赞美之情。
细节描写:对少年射手的动作、神态等细节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如“巧趋跄兮”写出了他步伐的灵巧,“舞则选兮”表现了他舞姿的出众,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立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