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黄鸟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黄鸟黄鸟,无集于谷,无啄我粟。此邦之人,不我肯谷。言旋言归,复我邦族。
黄鸟黄鸟,无集于桑,无啄我粱。此邦之人,不可与明。言旋言归,复我诸兄。
黄鸟黄鸟,无集于栩,无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与处。言旋言归,复我诸父。
注释:
黄鸟:黄雀,喜吃粮食。
榖(gǔ):树名,即楮树。
粟:谷子,去糠叫小米。
谷:养育。“不我肯谷”即“不肯谷我”,意为不肯善待我。
言:语助词,无实义。
旋:通“还”,回归。
复:返回,回去。
邦族:邦国家族。
粱:粟类,即高粱。
明:“盟”之假借字,这里有信用、结盟之意。
诸兄:邦族中诸位同辈。
栩(xǔ):柞树。
黍: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
与处:共处,相处。
诸父:族中长辈,即伯、叔之总称。
译文:
黄鸟黄鸟你听着,不要落在楮树上,不要啄我粟米粮。这个地方的人们,如今拒绝把我养。还是回去快回去,返回亲爱的故乡。
黄鸟黄鸟你听着,不要落在桑树上,不要啄我红高粱。这个地方的人们,信义对他没法讲。还是回去快回去,回到兄弟的身旁。
黄鸟黄鸟你听着,不要落在柞树上,不要啄食我黍粱。这个地方的人们,不可和睦相来往。还是回去快回去,回到叔伯的身旁。
讲解:
主题思想:这首诗是诗人为苦难人民喊出的悲愤之声,主要表达了流落异乡的人在异地遭受欺凌、得不到善待,从而渴望回到家乡和亲人身边的痛苦与无奈。
内容分析:
以黄鸟起兴:诗的开头以黄鸟为引子,黄鸟喜欢啄食粮食,这容易让人联想到不劳而获的人或行为。诗人看到黄鸟啄食自己的粮食,心中产生怨气,进而将这种怨气延伸到对当地人的不满。这里的黄鸟既是眼前的实景,也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象征着那些给诗人带来困扰和痛苦的人或事物。
对当地人的批判:诗中反复强调“此邦之人”的种种不好,如“不我肯谷”(不肯善待我)、“不可与明”(不讲信用)、“不可与处”(不能相处)等,通过对当地人的批判,表达了诗人在异乡的艰难处境和孤独感。
思归之情:每一章的结尾都表达了诗人想要回去的强烈愿望,“言旋言归,复我邦族”“言旋言归,复我诸兄”“言旋言归,复我诸父”,分别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兄弟和叔伯的思念,以及想要回到他们身边寻求安慰和支持的心情。
艺术特色:
重章叠句:全诗三章,结构相似,语句反复,只在部分词语上有所变化。这种重章叠句的形式不仅使诗歌具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美,也强化了主题,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比兴手法:以黄鸟啄食粮食起兴,引出诗人对当地人的不满和自己的思归之情,使诗歌的表达更加含蓄生动,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