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秦风·车邻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注释:
邻邻:车行声。
白颠:马额正中有块白毛,一种良马,也称戴星马。
君子:此是对友人的尊称。
寺人:宦者,即侍候国君的内侍小臣。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寺人者,即侍人之省,非谓《周礼》寺人之官也。”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盖近侍之通称,不必泥历代寺人为说。”
阪:山坡。
隰:低湿的地方。
瑟:古时弦乐器,似琴。
耋:八十岁,此处泛指老人。
簧:古代乐器名,大笙。
亡:死亡。
译文:
大车奔驰响辚辚,马儿白毛生额顶。来访君子未见面,等候侍者来传令。
高坡有个漆树园,洼地有片栗树田。已经见到那君子,同坐弹瑟乐晏晏。今朝不乐待几时,转眼衰老气奄奄。
高坡有个桑树林,洼地有片杨树荫。已经见到那君子,同坐吹笙喜盈盈。今朝不乐待几时,转眼死去埋坟茔。
讲解:
主题理解:现代学者对这首诗的主题有多种解读。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首贵族宣扬及时行乐思想的诗歌。诗中主人公在见到君子后,一起鼓瑟、鼓簧,享受欢乐时光,同时感慨生命易逝,劝人珍惜当下、及时行乐。也有观点认为这是一首访友诗,描写了诗人去拜访友人的过程及见面后的场景,表达了朋友之间的情谊和相聚的欢乐。
艺术手法:
起兴手法:诗的开头以“有车邻邻,有马白颠”起兴,通过对车马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出行的场景和氛围,为后文见到君子后的活动做铺垫。车马的华丽也暗示了主人公的身份地位,可能是贵族阶层。
重章叠句:全诗三章,结构相似,仅在部分词语上有所变化,如“阪有漆,隰有栗”“阪有桑,隰有杨”等,这种重章叠句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同时也深化了主题,反复强调了及时行乐的思想。
对比手法:诗中通过“今者不乐,逝者其耋”“今者不乐,逝者其亡”等句子,将现在的欢乐与未来的衰老、死亡相对比,突出了时光易逝、生命短暂的主题,从而增强了人们及时行乐的紧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