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我行其野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我行其野,蔽芾其樗。昏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
我行其野,言采其蓫。昏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我畜,言归斯复。
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
注释:
蔽芾(fèi):树叶初生的样子。这里形容树木枝叶茂盛。
樗(chū):臭椿树,不材之木,喻所托非人。
昏姻:即婚姻。
言:语助词,无实义。
就:从,靠近。
畜(xù):养活。一说是爱的意思。
邦家:故乡。
蓫(zhú):草名,俗名羊蹄菜,似萝卜,性滑,多食使人腹泻。
宿:居住。
言归斯复:言、斯,都是句中语助词。归、复,即归回。
葍(fú):多年生蔓草,花相连,根白色,可蒸食,饥荒之年,可以御饥。
新特:新配偶。特,匹。
成:借为“诚”,的确。
祗(zhǐ):只,恰恰。
译文:
走在郊野荒凉路,路旁椿树枝叶疏。只因婚姻的缘故,我才与你同居住。你不好好善待我,只有回到我故土。
走在郊野荒凉路,采摘蓫叶多辛苦。只因婚姻的缘故,才到你家同住宿。你不好好善待我,只有回归我家族。
走在郊野荒凉路,采那葍草聊果腹。你全不思往日情,追求新欢太可恶。不是她家比我富,是你变心的缘故。
讲解:
主题思想:这是一首弃妇诗,描写了一个远嫁他乡的女子被丈夫抛弃后,独自走在荒野上的悲愤和痛苦,以及她想要回归故乡的心情。全诗表达了女子对婚姻的失望、对丈夫变心的怨恨,以及在婚姻破裂后所感受到的孤独和无助。
内容分析:
首章:“我行其野,蔽芾其樗。昏姻之故,言就尔居。尔不我畜,复我邦家。”女子走在野外,看到茂盛的臭椿树,想到自己因为婚姻来到丈夫家居住。但丈夫却不再养活她,她只好回到自己的故乡。这里以臭椿树起兴,臭椿树并非良木,暗示女子所托非人。
次章:“我行其野,言采其蓫。昏姻之故,言就尔宿。尔不我畜,言归斯复。”女子在荒野中采摘羊蹄菜,回想起因为婚姻而与丈夫同宿的日子。如今丈夫不再善待她,她决定回到自己的家族。羊蹄菜在这里也是一种起兴,象征着女子在婚姻中的痛苦和艰难。
末章:“我行其野,言采其葍。不思旧姻,求尔新特。成不以富,亦祗以异。”女子采摘葍草,指责丈夫不念旧情,追求新欢。她认为丈夫并非是因为新欢富有,而是因为变心了。这一章进一步揭示了女子对丈夫的怨恨和对婚姻的绝望。
艺术特色:
重章叠句:全诗三章,结构相似,语句反复,只在部分词语上有所变化。这种重章叠句的形式不仅使诗歌具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美,也强化了主题,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象征暗示:诗中运用了象征、暗示的手法。臭椿树、羊蹄菜、葍草等植物,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它们与女子的遭遇和心情相呼应,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情感表达:女子的情感表达非常直接和强烈,她毫不掩饰自己对丈夫的怨恨和对婚姻的失望。这种真实的情感表达使诗歌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