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郑风·风雨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注释:

喈喈(jiē jiē):鸡叫的声音。

云:语气助词,无实义。

胡:何,为什么。

夷:平,指心中平静。

潇潇:形容风雨急骤。

胶胶:鸡叫的声音。

瘳(chōu):病愈,此指愁思萦怀的心病消除。

晦:昏暗。

译文:

风凄凄呀雨凄凄,窗外鸡鸣声声急。风雨之时见到你,怎不心旷又神怡。

风潇潇呀雨潇潇,窗外鸡鸣声声绕。风雨之时见到你,心病怎会不全消。

风雨交加昏天地,窗外鸡鸣声不息。风雨之时见到你,心里怎能不欢喜。

讲解:

主旨: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写女子与久别的丈夫(或情人)重逢的诗。诗歌以风雨为背景,通过女子在风雨交加的天气中见到君子(意中人)后的心理变化,表达了她的喜悦之情。

艺术特色:

重章叠唱:全诗三章,每章结构相似,仅个别字词有所变化,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表现力,将女子见到君子后的喜悦之情不断强化。

情景交融:诗中风雨、鸡鸣的景象,既描绘了一个寒冷、阴暗、凄清的环境,又很好地烘托出了女子的孤独、思念以及见到君子后的惊喜等复杂情感。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与女子内心的痛苦、期盼相呼应,而鸡鸣则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当女子见到君子时,这种恶劣的环境反而更加衬托出她的喜悦之情。

象征手法:“风雨”可以看作是人生中的艰难困苦或动荡的社会环境,而“鸡鸣”则象征着在困境中坚守的君子或希望的到来。这种象征手法使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内涵,引发了后人的多种解读。

文化意义:这首诗不仅是一首优美的爱情诗,也反映了先秦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它所表达的在困境中坚守、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等情感,具有普遍的人性价值,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诗句,也成为了后世仁人志士在艰难困苦中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象征。

诗经

90. 诗经·郑风·风雨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