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大雅·民劳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

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无纵诡随,以谨惛怓。式遏寇虐,无俾民忧。无弃尔劳,以为王休。

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以绥四国。无纵诡随,以谨罔极。式遏寇虐,无俾作慝。敬慎威仪,以近有德。

民亦劳止,汔可小愒。惠此中国,俾民忧泄。无纵诡随,以谨丑厉。式遏寇虐,无俾正败。戎虽小子,而式弘大。

民亦劳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国,国无有残。无纵诡随,以谨缱绻。式遏寇虐,无俾正反。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注释:

止:语气词。

汔(qì):庶几,差不多。

康:安康,安居。

惠:爱。

中国:周王朝直接统治的地区,也就是“王畿”,相对于四方诸侯国而言。

绥(suí):安。

纵:放纵。

诡随:诡诈欺骗。

谨:指谨慎提防。

式:发语词。

寇虐:残害掠夺。

憯(cǎn):曾,乃。

柔:爱抚。

能:亲善。

逑(qiú):聚合。

惛(hūn)怓(náo):喧嚷争吵。

俾(bǐ):使。

尔:指在位者。

劳:劳绩,功劳。

休:美,此指利益。

罔极:没有准则,没有法纪。

慝(tè):恶。

愒(qì):休息。

丑厉:恶人。

正:通“政”。

戎:你,指在位者。

小子:年轻人,这里有统治者年少之意。

式:作用。

缱(qiǎn)绻(quǎn):固结不解,指统治者内部纠纷。

正反:政治颠倒。

玉女(rǔ):爱汝。玉,此作动词,像爱玉那样地宝爱;女,汝。

是用:是以,因此。

译文:

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舒服。爱护京师老百姓,国家安定无残酷。诡诈欺骗莫纵任,小人巴结别疏忽。掠夺暴行应制止,莫使政权遭颠覆。衷心爱戴您君王,大力劝谏为帮助。

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安康。爱护京城老百姓,安抚诸侯定四方。诡诈欺骗莫纵任,谨防小人行不良。掠夺暴行应制止,不怕坏人手段强。远近人民都爱护,安我国家保我王。

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稍休息。爱护京城老百姓,可使人民聚一起。诡诈欺骗莫纵任,谨防歹人起奸计。掠夺暴行应制止,莫使人民添忧戚。不弃前功更努力,为使君王得福气。

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喘口气。爱护京师老百姓,安抚天下四方地。诡诈欺骗莫纵容,反覆小人须警惕。掠夺暴行应制止,莫让邪恶得兴起。仪容举止要谨慎,亲近贤德正自己。

人民实在太劳苦,但求可以歇一歇。爱护京师老百姓,人民忧愁得发泄。诡诈欺骗莫纵任,警惕丑恶防奸邪。掠夺暴行应制止,莫使国政变恶劣。您虽年轻经历浅,作用巨大很特别。

讲解:

创作背景:关于《民劳》的创作背景,一般认为是周朝大臣召伯虎(召穆公)所作,旨在劝告周厉王要体恤民力、关注民生、稳定政局。周厉王时期,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尖锐。召伯虎作为臣子,希望通过这首诗提醒周厉王重视百姓的疾苦,采取措施改善民生,以维护周朝的统治。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百姓劳苦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的劝谏。强调了统治者应当施行德政,爱护百姓,制止奸恶,亲近贤德,以实现国家的安定和繁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思想价值。

内容分析:

第一章:“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开篇点明人民的劳苦,期望能够过上稍微安康的生活。“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则表达了以京畿为重,安抚四方的重要性。接着“无纵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憯不畏明”,告诫统治者不要放纵诡诈欺骗之人,要警惕不良之徒,制止残害掠夺的行为,强调了统治者的责任和义务。最后“柔远能迩,以定我王”,指出要怀柔远方,亲善近邻,才能使君王的统治稳定。

第二章:“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为民逑。”继续强调人民的劳苦,希望能够得到短暂的休息。“以为民逑”表示要使百姓聚集在一起,团结一心。“无纵诡随,以谨惛怓。式遏寇虐,无俾民忧”,再次强调要防范奸恶之人,制止暴虐行为,不让百姓担忧。“无弃尔劳,以为王休”,提醒统治者不要放弃自己的努力,要为君王赢得美誉。

第三章:“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以绥四国。”进一步阐述人民的劳苦和对休息的渴望。“惠此京师,以绥四国”,强调了京师的重要性,只有爱护京师百姓,才能安抚四方诸侯。“无纵诡随,以谨罔极。式遏寇虐,无俾作慝”,告诫统治者要警惕那些没有准则、为非作歹的人,制止他们的恶行。“敬慎威仪,以近有德”,则强调了统治者自身要注重仪表和行为,亲近贤德之人。

第四章:“民亦劳止,汔可小愒。惠此中国,俾民忧泄。”表达了人民希望能够喘口气,缓解忧愁的愿望。“无纵诡随,以谨丑厉。式遏寇虐,无俾正败”,提醒统治者要防范丑恶之人,制止暴虐行为,防止政治败坏。“戎虽小子,而式弘大”,这里的“小子”可能指的是年轻的统治者,意思是虽然统治者年轻,但责任重大。

第五章:“民亦劳止,汔可小安。惠此中国,国无有残。”再次强调人民希望能够得到安宁。“无纵诡随,以谨缱绻。式遏寇虐,无俾正反”,告诫统治者要防范内部的纠纷和矛盾,制止颠倒黑白的行为。“王欲玉女,是用大谏”,最后表示这是对君王的大力劝谏,希望君王能够重视百姓的疾苦,采取正确的政策。

艺术特色:

重章叠句:全诗共五章,每章十句,句式整齐,结构谨严。各章开头均以“民亦劳止”起兴,反复强调人民的劳苦,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感染力。

对比手法:诗中通过对统治者应有的行为和不应有的行为进行对比,如“无纵诡随”与“诡随”、“式遏寇虐”与“寇虐”等,突出了主题,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劝谏方式:作者采用了委婉的劝谏方式,既表达了对统治者的尊重和忠诚,又指出了统治者的不足之处,希望统治者能够自我反省,改进政策。

诗经

253. 诗经·大雅·民劳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