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卫风·考槃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考槃在涧,硕人之宽。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考槃在阿,硕人之薖。独寐寤歌,永矢弗过。

考槃在陆,硕人之轴。独寐寤宿,永矢弗告。

注释:

考槃:盘桓之意,指避世隐居。一说指扣盘而歌。考,筑成,建成;槃,架木为屋。一说“考”是“扣”的假借字;“槃”通“盘”,指盛水的木制器皿。

涧:山间流水的沟。

硕人:形象高大丰满的人,不仅指形体而言,更主要指人道德高尚。

宽:心宽。一说貌美。

独寐寤言:独睡,独醒,独自言语,指不与人交往。寤,睡醒;寐,睡着。

永:永久。

矢:同“誓”。

弗谖:不忘却。

阿:山阿,大陵,山的曲隅。一说山坡。

薖:“窠”的假借字,貌美,引申为心胸宽大。一说同“窝”。

过:过从,过往。一说失也,失亦忘也。

陆:高平之地。一说土丘。

轴:本义为车轴,此处指中心;一说明智,或说进展,或说美好的样子,或说盘桓不行貌。

弗告:不以此乐告人。一说不哀告、不诉苦。

译文:

筑成木屋山涧间,贤人居住天地宽。独眠独醒独自言,永记快乐不言传。

筑成木屋山之坡,贤人居如安乐窝。独眠独醒独自歌,绝不走出这山阿。

筑成木屋在高原,贤人在此独盘桓。独眠独醒独自宿,此中乐趣不能言。

讲解:

写作背景与主题:关于此诗的具体写作背景已难以确切考证,但一般认为这是一首赞美隐士的诗歌。在先秦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一些有道德、有才华的人选择远离世俗的纷争,隐居于山林之间,以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性。这首诗所描绘的就是这样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境界。

诗歌结构与艺术手法:

结构清晰:全诗共三章,每章四句,反复吟咏。三章的内容基本相同,只是在场景上有所变化,从“考槃在涧”到“考槃在阿”再到“考槃在陆”,分别描述了隐士在山涧、山坡、高地的隐居生活,结构上具有一种回环往复的美感。

艺术手法独特:诗歌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通过对隐士居住环境的描写,来衬托出隐士的高尚品质。诗中所提到的山涧、山坡、高地等地方,都给人一种幽静、雅致的感觉,与隐士的心境相契合。同时,诗歌中反复强调“硕人之宽”“硕人之薖”“硕人之轴”,突出了隐士的心胸宽广、自由自在,使读者对隐士的形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情感表达与价值: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士的赞美之情,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隐士独自一人居住在山林之中,却能自得其乐,这种豁达、超脱的心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它反映了人们在面对世俗的困扰时,渴望寻找一片宁静的心灵栖息地的愿望。

诗经

56. 诗经·卫风·考槃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