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信南山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

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

疆埸翼翼,黍稷彧彧。曾孙之穑,以为酒食。畀我尸宾,寿考万年。

中田有庐,疆埸有瓜。是剥是菹,献之皇祖。曾孙寿考,受天之祜。

祭以清酒,从以骍牡,享于祖考。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膋。

是烝是享,苾苾芬芬。祀事孔明,先祖是皇。报以介福。万寿无疆。

注释:

信(shēn):即“伸”,延伸。南山:即终南山,在陕西西安南。

维:是。禹:大禹。甸:治理。

畇(yún):平整田地。畇畇,土地经垦辟后的平展整齐貌。原隰(xí):泛指全部田地。原,广平或高平之地;隰,低湿之地。

曾孙:后代子孙。朱熹《诗集传》:“曾,重也。自曾祖以至无穷,皆得称之也。”相当于《小雅·楚茨》中所称“孝孙”,故又作为主祭者之代称。田:垦治田地。

疆:田界,此处用作动词,划田界。理:田中的沟陇,此处亦用作动词。疆指划定大的田界,理则细分其地亩。

南东:用作动词,指将田陇开辟成南北向或东西向。

上天:冬季的天空。《尔雅·释天》:“冬曰上天。”同云:天空布满阴云,浑然一色。

雨(yù)雪:下雪,“雨”作动词,降落。雰(fēn)雰:纷纷。

益:加上。霢(mài)霂(mù):小雨。

优:充足。渥(wò):湿润。

沾:沾湿。

埸(yì):田界。翼翼:整齐貌。

彧(yù)彧:同“郁郁”,茂盛貌。

穑:收获庄稼。

畀(bì):给予。

庐:草庐,房屋。一说“芦”之假借,即芦菔,今称萝卜。

菹(zū):腌菜。

皇祖:先祖之美称。

祜(hù):福。

清酒:清澄的酒,祭祀时用。

骍(xīng):赤黄色(栗色)的牲畜。牡:雄性兽,此指公牛。

鸾刀:带铃的刀。

膋(liáo):脂膏,此指牛油。

烝(zhēng):冬祭。享:祭献,上供。或以为“烝”,即蒸煮之“蒸”;享,即“烹”,煮。

苾(bì):浓香。

译文:

终南山山势绵延不断,这里是大禹所辟地盘。成片的原野平展整齐,后代子孙们在此垦田。划分地界又开掘沟渠,田陇纵横向四方伸展。

冬日的阴云密布天上,那雪花坠落纷纷扬扬。再加上细雨溟溟濛濛,那水分如此丰沛足量,滋润大地并沾溉四方,让我们庄稼蓬勃生长。

田地的疆界齐齐整整,小米高粱多茁壮茂盛。子孙们如今获得丰收,酒食用谷物制作而成。可奉献神尸款待宾朋,愿神灵保佑赐我长生。

大田中间有居住房屋,田埂边长着瓜果菜蔬。削皮切块腌渍成咸菜,去奉献给伟大的先祖。他们的后代福寿无疆,都是依赖上天的佑护。

祭坛上满杯清酒倾倒,再供奉公牛色红如枣,先祖灵前将祭品献好。操起缀有金铃的鸾刀,剥开牺牲公牛的皮毛,取出它的鲜血和脂膏。

于是进行冬祭献祭品,它们散发出阵阵芳馨。仪式庄重而有条不紊,列祖列宗们欣然驾临。愿赐以宏福万寿无疆,以此回报子孙的孝心。

讲解:

主题与背景:这是一首周王室祭祖祈福的乐歌。周朝以农立国,农业生产对于国家和人民至关重要,因此在祭祀祖先时,对农业生产的感恩和祈求祖先的庇佑是重要的主题。此诗侧重于对农业生产的描绘,体现了周代作为一个农耕社会的文化特色。

内容分析:

首章:开篇强调南山是大禹治理过的地方,突出了这片土地的神圣性和历史传承。后代子孙在此开垦田地,划分地界、整理田垄,展现出对土地的认真经营和对祖先功绩的尊重。

第二章:描绘了冬日的天气,阴云密布,雪花纷飞,加上细雨滋润,为庄稼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寓意着上天的恩赐和自然的眷顾,这也是农业丰收的重要条件。

第三章:描述了庄稼的茂盛和丰收的景象,子孙们用收获的谷物酿酒、制食,奉献给神尸和宾客,同时祈求长寿。这既表达了对祖先的敬意和感恩,也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四章:提到田间有房屋和瓜果,将瓜果削皮腌渍后献给先祖,强调了对祖先的奉献和子孙们对祖先的依赖,认为后代的福寿是受到上天和祖先的保佑。

第五章:详细描写了祭祀的场景,用清酒和红牛作为祭品,操起鸾刀处理祭品,取出血和脂膏,这些仪式都体现了祭祀的庄重和神圣。

第六章:强调祭祀的香气四溢,仪式完备,祖先的神灵降临,祈求祖先赐予大福泽,保佑子孙万寿无疆,表达了对祖先的虔诚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艺术特色:

写景状物生动:诗歌对自然景象的描写细腻生动,如“上天同云。雨雪雰雰,益之以霡霂”,将冬日的雨雪天气描绘得形象逼真,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重章叠句:虽然每章的内容有所不同,但在句式和用词上有一定的重复,如“曾孙”“疆埸”等词在诗中多次出现,这种重章叠句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情感真挚:整首诗充满了对祖先的敬仰、感恩之情,以及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诗经

210. 诗经·小雅·信南山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