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周颂·敬之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注释:
敬:通“儆”,警戒。
之:语气词。
维:是。
显:明察,明白。
思:语气助词。
命:天命。
易:变更。此句谓天命不是一成不变的。
陟(zhì)降:升降。《尔雅》:“陟,升也。”厥:其。士:庶士,指群臣。一说士,通“事”。
日:每天。
监:察,监视。
兹:此,指人间。
小子:年轻人,周成王自称。
不、止:皆为语词。聪:听。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谓听而警戒也。承上‘敬之敬之’而言”。
就:成就。
将:进。
缉熙:积累光亮,喻掌握知识渐广渐深。
佛(bì):通“弼”,辅助。一说指大。
时:通“是”,这。
仔肩:责任。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尔雅》:‘肩,克也。’《说文》:‘仔,克也。’二字同义。克,胜也,胜亦任也”。
显:美好。
译文:
警戒警戒要记牢,苍天在上理昭昭,天命不改有常道。休说苍天高在上,佞人贤士下上朝,时刻监视明秋毫。我虽年幼初登基,聪明戒心尚缺少。日有所成月月进,日积月累得深造。任重道远我所乐,光明美德作先导。
讲解:
创作背景:一般认为此诗是周成王敬天自诫、自我戒勉的诗歌。周成王即位之初,年龄尚小,面对复杂的政治局势和国家治理的重任,需要不断学习和成长,同时也要树立自己的权威,稳定统治。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王创作了这首诗。
内容分析:
前六句:“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这部分主要是成王表达对上天的敬畏以及对天命的认识。强调天命并非轻易可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上天时刻在监视着人间的一切。这既是对群臣的一种警示,提醒他们要敬畏上天、遵守天命,也是成王对自己的一种告诫,要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
后六句:“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成王以“小子”自称,表明自己的年轻和经验不足,但同时也表达了自己要不断学习、日益进步的决心。他希望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让自己的德行更加光明美好,从而能够肩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
艺术特色:
形式简洁:全诗一章,共十二句,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华丽的辞藻,但却表达出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
巧用修辞:运用了呼告的修辞手法,开篇“敬之敬之”,反复强调要警戒、敬畏,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意蕴深厚:诗歌既体现了周成王对上天的敬畏和对天命的尊重,也表达了他对自身成长和国家治理的思考,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