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周颂·般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於皇时周!陟其高山,嶞山乔岳,允犹翕河。敷天之下,裒时之对。时周之命。
注释:
周颂:《诗经》中“颂”部分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颂是祭祀宗庙的乐歌,不仅配乐,而且还有舞蹈。周颂部分今存三十一篇。
於:赞美词。
皇:伟大。
时:是,此;一说为“明”字传写之误。
陟:升,登高。
嶞:低矮狭长的山。
乔:高。
岳:高大的山。
允:通“沇”,沇水为古济水的上游;一说语助词。
犹:通“沋”,沋水在雍州境内;一说通“猷”,顺。
翕:汇合,聚合;一说通“洽”,洽水又作郃水,流经陕西郃阳东注于黄河。
河:黄河。
敷:同“普”,遍。
裒:聚集,包聚。
时:世;一说是,此。
对:封国,疆土;一说配合,配祭。
时:通“侍”,承受;一说是,此。
译文:
光明壮丽我周邦!登上巍巍高山上,高山小丘相连绵,千支万流入河淌。普天之下众神灵,齐聚这里享祭祀,大周受命永久长!
讲解:
创作背景:此诗是周武王成功伐纣之后祭祀山河大川,向万物神灵祈求保佑周朝国祚长久的乐歌。周朝建立初期,为了巩固统治、祈求神灵庇佑,举行了一系列的祭祀活动,这首诗便诞生于这样的背景之下。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周朝山河的赞美以及对天下一统的歌颂,表达了周人对周朝统治的自信和对国家繁荣昌盛、国祚长久的祈愿。
内容分析:
“於皇时周”:开篇以赞叹的语气表达对周朝的赞美,奠定了全诗的基调。“於皇”二字强调了周朝的伟大和辉煌,显示出周人对自己国家的自豪之情。
“陟其高山,嶞山乔岳,允犹翕河”:描述了周王登上高山后看到的景象,低矮的山峦、高大的山峰以及众多河流汇入黄河,既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也暗示了周朝疆域的广阔和山河的壮丽。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对周朝统治下的广袤国土的一种象征。
“敷天之下,裒时之对。时周之命”:意思是普天之下的神灵都来享受祭祀,周朝承受着上天的使命。这表达了周人对神灵的敬畏和对周朝统治合法性的强调,同时也体现了周人希望周朝的统治能够长久稳定的愿望。
艺术特色:
语言简练:全诗仅七句,四言为主,语言简洁明了,但却蕴含着丰富的意义,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意境雄浑:通过对高山、大河等宏大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雄浑壮阔的意境,体现了圣王天下一统的恢宏之势。
用词精妙:诗中运用了“皇”“高”“乔”“敷”“裒”等表示宏大、广阔的字眼,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