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郑风·丰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子之丰兮,俟我乎巷兮,悔予不送兮。

子之昌兮,俟我乎堂兮,悔予不将兮。

衣锦褧衣,裳锦褧裳。

叔兮伯兮,驾予与行。

裳锦褧裳,衣锦褧衣。

叔兮伯兮,驾予与归。

注释:

丰:丰满,标致,容颜美好貌。

俟(sì):等候。

巷:里中道,即胡同。

予:我,此处当是指“我家”。

送:从行,送女出嫁。致女曰送,亲迎曰逆。

昌:体魄健壮,棒。

堂:客厅,厅堂。

将:同行,或曰出嫁时的迎送。

锦:锦衣,翟衣。

褧(jiǒng):妇女出嫁时御风尘用的麻布罩衣,即披风。

裳(cháng):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

叔、伯:此指男方来迎亲之人。

驾:驾车。古时结婚有亲迎礼,男子驾车至女家,亲自迎接女子上车,一起回夫家。

行(háng):往。

归:回。一说指女子出嫁归于男子之家。

译文:

难忘你人物好丰采,你曾在巷中久等待,没跟你同走悔不该。

难忘你健美好身材,你曾在堂中久等待,没和你同去悔不该。

锦缎衣服身上穿,外面罩着锦绣衫。叔呀伯呀赶快来,驾车接我同回还。

外面罩着锦绣衫,锦缎衣服里面穿。叔呀伯呀赶快来,驾车接我同归还。

讲解:

主旨:这首诗写一位女子当初由于某种原因未能与相爱的人结婚,感到非常悔恨;如今她迫切希望男方来人驾车接她去,以便和心上人成婚。女子回忆起男子在巷口、堂中等她的场景,心中满是对当初未跟随男子的懊悔。她对男子的容貌和体魄印象深刻,可见她对男子的爱意之深。这种由悔恨引发的对幸福的强烈向往,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艺术特色:

直抒胸臆:整首诗以女子的口吻直接表达情感,如“悔予不送兮”“悔予不将兮”,将女子的悔恨之情毫无保留地展现出来,让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她的内心世界。这种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使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重章叠唱:诗歌的三、四章与一、二章在结构上有一定的重复,仅在个别词语上有所变化,这种重章叠唱的形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而且进一步强化了女子的情感。

细节描写:诗中对女子的服饰进行了描写,“衣锦褧衣,裳锦褧裳”,既展现了女子对出嫁的期待和重视,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婚礼习俗。这种细节描写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也为读者理解女子的心情提供了更多的线索。

背景探讨:在古代,青年男女的婚姻往往受到父母的干涉和控制。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婚姻制度的不合理,女子无法自主选择自己的婚姻,只能屈从于父母的意志。诗中的女子就是这种不合理制度的受害者,她的遭遇令人同情,也引发了人们对古代婚姻制度的思考。

诗经

88. 诗经·郑风·丰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