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大雅·江汉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江汉浮浮,武夫滔滔。匪安匪游,淮夷来求。既出我车,既设我旟。匪安匪舒,淮夷来铺。
江汉汤汤,武夫洸洸。经营四方,告成于王。四方既平,王国庶定。时靡有争,王心载宁。
江汉之浒,王命召虎:式辟四方,彻我疆土。匪疚匪棘,王国来极。于疆于理,至于南海。
王命召虎:来旬来宣。文武受命,召公维翰。无曰予小子,召公是似。肇敏戎公,用锡尔祉。
釐尔圭瓒,秬鬯一卣。告于文人,锡山土田。于周受命,自召祖命,虎拜稽首:天子万年!
虎拜稽首,对扬王休。作召公考:天子万寿!明明天子,令闻不已,矢其文德,洽此四国。
注释:
江汉:长江与汉水。
浮浮:水流盛长貌。
武夫:指出征淮夷的将士。
滔滔:顺流而下貌,这里形容将士出征的气势。
匪:同“非”。
来:语助词,含有“是”的意义。
求:通“纠”,诛求,讨伐。
旟(yú):画有鸟隼的旗。
舒:徐,缓行。
铺:止,驻扎。
汤(shāng)汤:水势大的样子。
洸(guāng)洸:威武的样子。
庶:庶几,表示希望。
载:则。
浒(hǔ):水边。
式:发语词。
辟:开辟。
彻:治。
疚(jiù):病,害。
棘:“急”的假借。
极:准则。
旬:“巡”的假借。
召(shào)公:文王之子,封于召。为召伯虎的太祖,谥康公。
维:是。
翰:桢斡,骨干。
予小子:宣王自称。
似:“嗣”的假借,继承。
肇敏:图谋。
戎:大。
公:通“功”,事。
用:以。
锡:赐。
祉(zhǐ):福禄。
釐(lài):“赉”的假借,赏赐。
圭瓒(zàn):用玉作柄的酒勺。
秬(jù):黑黍。
鬯(chàng):一种香草,即郁金,姜科,多年生。
卣(yǒu):带柄的酒壶。
文人:有文德的人。
周:岐周,周人发祥地。
自:用。
召祖:召氏之祖,指召康公。
稽(qǐ)首:古时礼节,跪下拱手磕头,手、头都触地。
对:报答。
扬:颂扬。
休:美,此处指美好的赏赐册命。
考:“簋(guǐ)”的假借。簋,一种古铜制食器。
明明:勉勉,勤勉的样子。
令闻:美好的声誉。
矢:“施”的假借。
译文:
长江汉水波涛滚滚,出征将士意气风发。不为安逸不为游乐,要对淮夷进行讨伐。前路已经出动兵车,树起彩旗迎风如画。不为安逸不为舒适,镇抚淮夷到此驻扎。
长江汉水浩浩荡荡,出征将士威武雄壮。将士奔波平定四方,战事成功上告我王。四方叛国均已平定,但愿周朝安定盛昌。从此没有纷争战斗,我王之心宁静安详。
长江汉水二水之滨,王向召虎颁布命令:“开辟新的四方国土,料理划定疆土地境。不是扰民不是过急,要以王朝政教为准。经营边疆料理天下,领土直至南海之滨。”
我王册命下臣召虎,巡视南方政令宣诵:“文王武王受命天下,你祖召公实为梁栋。莫说为了我的缘故,你要继承召公传统。全力尽心建立大功,因此赐你福禄无穷。
赐你圭瓒以玉为柄,黑黍香酒再赐一卣。秉告文德昭著先祖,还要赐你山川田畴。去到岐周进行册封,援例康公仪式如旧。下臣召虎叩头伏地:“大周天子万年长寿!”
下臣召虎叩头伏地,报答颂扬天子美意。作成纪念康公铜簋,“敬颂天子万寿无期!”勤勤勉勉大周天子,美名流播永无止息。施行文治广被德政,和洽当今四周之地。
讲解:
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周宣王时期,周朝对淮夷的战争取得胜利后,宣王对大臣召虎进行赏赐和册命。此时的周朝经历了一段动荡时期后,国力有所恢复,宣王积极对外用兵,以维护周朝的统治和权威。
内容分析:
首章:描述了江汉之水的滔滔气势,以及出征将士的英勇无畏。他们不是为了安逸游乐,而是为了讨伐淮夷。兵车出动,旌旗飘扬,展现出强大的军威和坚定的决心。这既表现了战争的正义性,也突出了将士们的使命感。
第二章:继续描绘将士们的威武形象和战争的胜利。他们征战四方,成功地将捷报上告周王。四方平定,国家有望安定昌盛,君王的心也得以安宁。这体现了战争的成果和对国家稳定的积极影响。
第三章:宣王在江汉之滨向召虎下达命令,让他开辟四方疆土,治理国家。强调要以合理的方式进行统治,不要扰民过急,要以王朝的政教为准。这显示了宣王的治国理念和对边疆治理的重视。
第四章:强调了召虎的家族传承和使命。他的祖先是召公,是周朝的栋梁之臣,召虎要继承召公的传统,为国家建立大功。宣王对召虎进行了鼓励和期望,同时也暗示了对大臣的信任和依赖。
第五章:宣王对召虎进行了丰厚的赏赐,包括圭瓒、秬鬯、山川田畴等。这是对召虎战功的肯定,也是对他的激励。召虎前往岐周进行册封,遵循召康公的仪式,显示了对祖先的尊重和对周朝传统的维护。
第六章:召虎叩头拜谢,颂扬天子的美意,并表示愿意为天子效力。最后歌颂天子的美德和文治,祝愿天子万寿无疆,国家繁荣昌盛。这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和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
艺术特色:
比兴手法:诗中以江汉之水的滔滔气势来比兴周朝的强大和将士们的英勇,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铺陈叙事:详细地叙述了召虎平淮夷、受赏赐、拜谢天子等一系列事件,层次分明,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
语言庄重:语言庄重典雅,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和典故,体现了《诗经》大雅的风格特点,也符合当时的政治文化氛围。
主题明确:主题明确,既赞扬了宣王的英明领导和召虎的战功,也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