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周南·汉广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注释:
乔木:高大的树木。
休:休息。思:语气助词,无实义。
汉:汉水。
游女:汉水之神,或指在汉水边游玩的女子。
广:宽广。
泳:泅渡。
江:长江。
永:长。
方:筏子,这里用作动词,指乘筏渡河。
翘翘:高高的样子。
错薪:杂乱的柴草。
言:语助词。
刈(yì):割。
楚:荆条。
秣(mò):喂马。
驹:小马。
蒌(lóu):蒌蒿。
译文:
南方有高大的乔木,却不能在树下休息。汉水边有出游的女子,却不能追求到手。汉水宽广无边,不能游过去。长江水流长远,不能乘筏渡过。
柴草丛生高又高,割下荆条当柴烧。这位姑娘要出嫁,赶快喂饱她的马。汉水宽广无边,不能游过去。长江水流长远,不能乘筏渡过。
柴草丛生高又高,割下蒌蒿当柴烧。这位姑娘要出嫁,赶快喂饱她的小马。汉水宽广无边,不能游过去。长江水流长远,不能乘筏渡过。
讲解:
主题与背景:这首诗一般被认为是一首爱情诗,描写了一位男子对汉水游女的爱慕之情。男子钟情于女子,却因汉水的阻隔以及种种原因无法追求到她,从而抒发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怅与失落。它可能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男女之间在爱情追求上受到的种种限制和无奈。
艺术手法:
比兴手法:诗以“南有乔木,不可休思”起兴,以高大的乔木却不能让人休息,暗示了男子与女子之间存在着无法跨越的距离。汉水的宽广、长江的长远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距离感,象征着爱情追求的艰难。
重章叠句:全诗三章,每章的结构相似,仅在个别词语上有所变化,如“言刈其楚”“言刈其蒌”等。这种重章叠句的形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而且反复咏叹,深化了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以及求之不得的情感。
文化内涵:此诗体现了古代社会中人们对爱情的珍视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礼仪制度对爱情的约束。汉水和长江在诗中不仅是自然的阻隔,也可能象征着社会地位、家族等方面的障碍。它展现了古代人们在面对爱情困境时的复杂情感和内心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