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鹤鸣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注释:
九皋:皋,沼泽。九皋,九折之泽。
声闻于野:鹤鸣声响亮,在旷野都能听到。
潜:没入水中。
渊:深水。
渚:水中小洲。
爰:于是。
树檀:檀树。檀,檀木,质地坚硬,是贵重木材。
萚(tuò):落叶。
错:打磨玉石的石头。
榖(gǔ):楮树,树皮可造纸。
攻玉:琢磨玉器。
译文:
仙鹤在曲折的沼泽深处鸣叫,声音在旷野中传扬。鱼儿在深潭中潜游,有的在水中小洲上停留。喜爱那个园林,那里有高大的檀树,树下是落叶。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打磨玉石。
仙鹤在曲折的沼泽深处鸣叫,声音在天空中回响。鱼儿在小洲上停留,有的在深潭中潜游。喜爱那个园林,那里有高大的檀树,树下是楮树。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雕琢玉器。
讲解:
主题思想:此诗主题历来说法不一。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首招隐诗,以鹤、鱼、檀树等起兴,表达对隐士的赞美和招揽之意;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首哲理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不同事物各有其用、相互借鉴的道理;还有观点认为此诗可能是在讽喻统治者应广纳贤才、善于借鉴他人之长。
内容分析:
第一章:“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以鹤鸣和鱼游起兴,描绘出一幅广阔而富有生机的自然画面。鹤的叫声在旷野中传播,象征着高远的志向和才能;鱼在深潭和小洲之间游动,暗示着人才的出处不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他山之石,可以为错。”描写园林中的檀树和落叶,以及他山之石的作用。檀树高大珍贵,象征着贤才;落叶则暗示着有起有落。他山之石可以为错,强调了借鉴他人长处的重要性。
第二章:结构与第一章相似,进一步强化了鹤鸣和鱼游的景象,以及园林中的景象和他山之石的意义。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更加突出了鹤的高远和影响力。鱼在渚和渊之间的游动,也暗示了人才的选择和变化。檀树和楮树的对比,以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再次强调了不同事物的价值和相互借鉴的道理。
艺术特色:
比兴手法:全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兴手法,通过鹤、鱼、檀树、落叶、他山之石等自然事物,来暗示人才、品德、借鉴等抽象的概念,使诗歌具有深刻的寓意和丰富的内涵。
回环往复:诗歌两章结构相似,语言回环往复,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也加深了读者对主题的理解和感受。
意境深远: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写,营造出一种深远的意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广阔和神秘,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社会、道德等方面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