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緜蛮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绵蛮黄鸟,止于丘阿。道之云远,我劳如何。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绵蛮黄鸟,止于丘隅。岂敢惮行,畏不能趋。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绵蛮黄鸟,止于丘侧。岂敢惮行,畏不能极。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
注释:
绵蛮:文采繁密的样子,一说鸟叫声。
黄鸟:黄雀。
丘阿:山丘曲折处。
云:语中助词,无实义。
劳:劳苦,疲劳。
后车:诸侯出行时的从车,又叫副车。
谓之载之:命副车的驾车者载行役者而行。谓,告诉,此有下令之意。
丘隅:丘之一角。
惮行:怕行路。
趋:疾行,快走。
丘侧:丘陵之旁,指山丘的旁坡。
极:犹“至”,指到达终点。
译文:
那只美丽小黄雀,停在弯弯山坡上。路途实在太遥远,跋涉劳苦累得慌。给他水喝给饭吃,循循诱导明道理。让那副车稍停留,叫他坐上别心急。
那只美丽小黄雀,停在山坡那一角。哪敢害怕走远路,只怕不能快快跑。给他水喝给饭吃,循循诱导明道理。让那副车稍停留,叫他坐上别心急。
那只美丽小黄雀,停在山坡那一边。哪敢害怕走远路,只怕终点到达难。给他水喝给饭吃,循循诱导明道理。让那副车稍停留,叫他坐上别心急。
讲解:
诗歌主题:关于这首诗的主题,有多种解读。一种观点认为这是一首行役之人的诉苦诗,行役者在长途跋涉中疲惫不堪、饥肠辘辘,渴望得到帮助。另一种看法是这体现了微臣对统治者的期望,希望统治者能够关心和体恤下情。还有人认为此诗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精神。
艺术手法:
起兴手法:诗以“绵蛮黄鸟,止于丘阿”起兴,小黄鸟自由自在地栖息在山丘的不同位置,与行役者的劳累困苦形成鲜明对比。黄鸟的自由安逸,更加衬托出了行役者的艰难处境,引发了读者对行役者的同情。
复沓咏叹:全诗三章,每章的结构和语句基本相同,只在个别词语上略有变化,这种复沓咏叹的形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也深化了主题。反复强调行役者的劳累、对帮助的渴望以及对“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的期盼,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行役者内心的强烈诉求。
情感表达:整首诗情感真挚,行役者的疲惫、无奈、渴望等复杂情感交织在一起。“道之云远,我劳如何”直接表达了行役者对路途遥远、劳累辛苦的感慨;“岂敢惮行,畏不能趋”“岂敢惮行,畏不能极”则细腻地刻画了行役者既想前行又担心自己体力不支的矛盾心理;而“饮之食之,教之诲之。命彼后车,谓之载之”则充分体现了行役者对得到帮助的急切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