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齐风·著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琼华乎而。

俟我于庭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尚之以琼莹乎而。

俟我于堂乎而,充耳以黄乎而,尚之以琼英乎而。

注释:

著(zhù):通“宁(zhù)”。古代富贵人家正门内有屏风,正门与屏风之间叫著。古代婚娶在此处亲迎。

俟(sì):等待,迎候。

乎而:齐方言。作语尾助词。

充耳:又叫“塞耳”,饰物,悬在冠之两侧。古代男子冠帽两侧各系一条丝带,在耳边打个圆结,圆结中穿上一块玉饰,丝带称紞(dǎn),饰玉称瑱,因紞上圆结与瑱正好塞着两耳,故称“充耳”。

素:白色,这里指悬充耳的丝色。

尚:加上。

琼:赤玉,指系在紞上的瑱。

华、莹、英:均形容玉瑱的光彩,因协韵而换字。

庭:中庭。在大门之内,寝门之外。

青:与上文的“素”、下文的“黄”指各色丝线,代指紞。

堂:庭堂。

译文:

我的郎恭谨等候在影壁前,冠上洁白丝绦垂在两耳边,缀饰的美玉悬荡在我眼前。

我的郎恭谨地等候在庭院,冠上青绿丝绦垂在两耳边,晶莹的美玉悬荡在我眼前。

我的郎恭谨等候在正堂前,冠上明黄丝绦垂在两耳边,精美的玉石悬荡在我眼前。

讲解:

主旨: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写男女新婚时新郎迎亲的诗。诗篇选取了符合新娘子身份的一个细节,即偷眼观看新郎的举动,来反复歌咏之,表现出新娘子出嫁时微妙的心理状态。

艺术特色:

重章叠唱:全诗三章,每章结构相似,只在个别字词上有所变化,如“著”“庭”“堂”的地点变化,以及“素”“青”“黄”颜色的变化,这种重章叠唱的形式,既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又深化了主题,让读者更深刻地感受到新娘对新郎的观察和期待。

细节描写生动:诗歌通过对新郎“充耳”这一配饰的细致描写,如“充耳以素乎而”“充耳以青乎而”“充耳以黄乎而”,从侧面烘托出新郎的身份和气质,也表现出新娘对新郎的关注和欣赏。同时,这种细节描写也使诗歌更具生活气息和画面感。

语言质朴:诗歌语言简洁质朴,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却能准确地传达出新娘的情感和心理。如“乎而”这样的语气助词的运用,增添了诗歌的韵味和地域特色。

文化背景:这首诗反映了古代齐国的婚俗文化,亲迎是古代婚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新郎要亲自到新娘家迎接新娘,并将其带回自己家中。诗歌中对新郎在不同地点等待新娘的描写,正是这种婚俗的体现。

诗经

98. 诗经·齐风·著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