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伐木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於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餱以愆。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注释:
丁丁(zhēng zhēng):砍树的声音。
嘤嘤:鸟叫的声音。
幽谷:深谷。
迁:升,登上。乔木:高大的树木。
矧(shěn):何况。伊:是,此。人:这里指人类。
神之听之:请神灵来倾听。
终和且平:最终和睦且平安。
许许(hǔ hǔ):众人共同用力的声音。
酾(shī)酒:滤酒。 藇(xù):形容酒美。
羜(zhù):出生五个月的小羊。
速:邀请。 诸父:同宗父辈。
宁:宁可。适:恰好。
微:非,不是。顾:念,顾念。
於(wū)粲:鲜明美好的样子。
八簋(guǐ):古代一种食器,八簋表示丰盛的食物。
牡:雄性的鸟兽,这里指公羊。
诸舅:母姓的长辈。
咎:过错。
阪:山坡。
衍:溢出,这里指酒满。
笾(biān)豆:古代祭祀或宴会上用的两种礼器。 有践:陈列整齐。
失德:失去道德,这里指人之间关系不好。
乾餱(hóu):干粮。 愆(qiān):过错。
湑(xǔ):滤过的酒。
酤:买酒。
坎坎:象声词,击鼓的声音。
蹲蹲(cún cún):跳舞的样子。
迨:等到。
译文:
砍伐树木丁丁作响,鸟儿鸣叫嘤嘤欢唱。鸟儿从深谷飞出,迁到高大的树木上。嘤嘤的鸣叫声,是在寻求伙伴的声音。看看那些鸟儿,尚且寻求友伴之声。何况我们人类呢,怎么能不寻求朋友?神灵请倾听,最终会和睦且平安。
砍伐树木众人用力,滤出美酒多香醇。既有肥嫩的小羊,邀请同宗的父辈。宁可他们恰好不来,不是我不顾念他们。打扫得鲜明美好,摆上丰盛的八簋食物。既有肥壮的公羊,邀请母姓的长辈。宁可他们恰好不来,不是我有过错。
在山坡上砍伐树木,滤出的酒满满当当。笾豆摆放得整齐,兄弟不要疏远。人们若失去道德,为一点干粮也会起争执。有酒就滤了给我喝,没有酒就去买酒。咚咚地敲起鼓,翩翩起舞。等到我有闲暇的时候,再喝这滤过的酒。
讲解: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友情和亲情的珍视,以及对和谐人际关系的向往。通过描写伐木、宴饮等场景,强调了人们应该像鸟儿寻求友声一样主动去结交朋友和亲人,在交往中要真诚相待、热情款待,以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
内容分析:
第一章:以伐木声和鸟鸣声起兴,引出鸟儿求友之声,进而联想到人类也应该寻求朋友。最后强调神灵会倾听人们对友情的追求,最终带来和睦与平安。
第二章:描述了准备丰盛的酒宴邀请同宗父辈和母姓长辈的场景。表达了对长辈的敬重和期待他们到来的心情,同时也表明自己的诚意,即使他们不来也不是自己的过错。
第三章:继续描写宴饮的场景,强调兄弟之间不要疏远,同时指出人们失去道德会因小事起争执,而有酒一起喝、有乐一起享则能增进感情。最后表达了在闲暇时享受欢乐时光的愿望。
艺术特色:
起兴手法:以伐木声和鸟鸣声起兴,自然引出主题,使诗歌具有生动的画面感和感染力。
重章叠句:诗歌各章在结构和语句上有一定的重复,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同时也深化了主题。
细节描写:对宴饮场景的描写细致入微,如滤酒、准备肥羊、打扫房间、摆放笾豆等,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和诚意。
对比手法:通过人们有酒有乐时的和谐与失去道德时的争执进行对比,突出了维护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