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隰桑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
隰桑有阿,其叶有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隰桑有阿,其叶有幽。既见君子,德音孔胶。
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注释:
隰(xí):低湿的地方。
阿(ē):通“婀”,柔美的样子。
难(nuó):通“娜”,茂盛的样子。
沃:柔美、润泽。
幽:通“黝”,深黑色,这里形容叶子颜色深绿。
德音:美好的言语,这里指君子的品德和声誉。
孔胶:很牢固、很深厚。
遐:何。
谓:告诉。
中心:内心。
译文:
洼地桑树多婀娜,枝叶舒展舞婆娑。既已见到君子面,心中快乐难诉说。
洼地桑树多婀娜,叶子肥厚又润泽。既已见到君子面,心中如何不快乐!
洼地桑树多婀娜,叶子繁茂墨绿色。既已见到君子面,品德高尚情深厚。
心中爱慕贤君子,相隔遥远不能诉。深深珍藏在心中,无论何时永不忘!
讲解:
整体诗意:这是一首爱情诗,描写了女子在隰桑之地见到君子(她的爱人)后的喜悦和深情。诗中通过对隰桑的优美姿态以及叶子的不同状态的描绘,来烘托女子见到君子后的心情变化。
具体分析:
前三章:反复强调隰桑的美好姿态“有阿”,以及叶子的茂盛、润泽、深绿等特点,这既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暗示了爱情的美好和蓬勃。女子见到君子后,“其乐如何”“云何不乐”,表达出她内心的喜悦和快乐之情难以抑制。“德音孔胶”则突出了君子美好的品德和声誉对女子的深深吸引,让女子对君子的感情更加深厚。
第四章:女子心中对君子充满了深深的爱慕,但却因某种原因不能直接表达出来,所以有“遐不谓矣”的矛盾心理。然而,她对君子的爱已经深深扎根在心中,“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无论时间如何流逝,都无法忘记这份感情,进一步强调了女子对君子的深情。
诗歌意义:这首诗以其真挚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古代女子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深沉眷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也让我们了解到西周时期人们的爱情观念和情感表达方式,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文化和风俗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