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瓠叶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

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有兔斯首,燔之炙之。君子有酒,酌言酢之。

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

注释:

幡幡:翩翩,反覆翻动的样子。

瓠:葫芦科植物的总称。

亨:同“烹”,煮。

酌:斟酒。

言:助词。

尝:品尝。

斯:语助词。

首:头,只。一说斯首即白头,兔小者头白。

炮:将带毛的动物裹上泥放在火上烧。

燔:用火烤熟。

献:主人向宾客敬酒曰献。

炙:将肉类在火上熏烤使熟。

酢:回敬酒。

酬:劝酒。

译文:

瓠叶翩舞瓠瓜香,采来做菜又煮汤。君子备好香醇酒,斟满酒杯请客尝。

野兔肉儿鲜又嫩,烤它煨它味道美。君子备好香醇酒,斟满敬客喝一杯。

野兔肉儿鲜又嫩,烤它熏它成佳肴。君子备好香醇酒,斟满回敬礼节到。

野兔肉儿鲜又嫩,煨它烤它成美味。君子备好香醇酒,斟满劝饮又一杯。

讲解:

创作背景:关于此诗的创作背景,历来有较大分歧。《毛诗序》认为是“大夫刺幽王也。上弃礼而不能行,虽有牲牢饔饩不肯用也,故思古之人不以微薄废礼焉”。但也有人认为从毛传、郑笺来看,当是庶人燕饮朋友之诗,还有人认为诗的作者是宴会中的一位客人。

主题思想:这首诗主要展现了普通人家热情待客的场景,体现了主人虽菜肴简约但礼意诚挚,反映出中华民族悠久的饮食文化传统以及礼仪之邦所独有的尚礼民风和谦虚美德。

内容分析:

首章:以瓠叶为切入点,描述了主人采摘瓠叶并烹饪,然后拿出酒来请客人品尝。瓠叶味苦,所食并非美味佳肴,但主人情真意切地“采之亨之”,并以酒相待,奠定了全诗热烈的基调。

后三章:以白头小兔为主要描述对象,反复提到对兔子的不同烹制方式,如炮、燔、炙等,从侧面表现出菜肴的简陋。然而,主人没有因为食材的微薄而忽视宴饮之礼,通过敬酒、回敬、劝酒等礼节,展现出主宾之间的热情与融洽。

艺术特色:

表现手法:全诗形式上全用赋法,直接铺陈叙述宴饮的过程和场景,语言质朴简洁,生动地展现了宴会的情景。

节奏韵律:诗中多用代词,加快了节奏,使情绪显得欢快跳跃。首章“亨”“尝”押韵,属阳部,韵律和谐,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

诗经

231. 诗经·小雅·瓠叶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