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豳风·狼跋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公孙硕肤,赤舄几几。

狼疐其尾,载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

注释:

跋(bá):践,踩。

胡:老狼颈项下的垂肉。

载(zài):则,且。

疐(zhì):同“踬”,跌倒。一说脚踩。

公孙:国君的子孙。

硕肤:大腹便便貌。

赤舄(xì):赤色鞋,贵族所穿。

几几:鲜明。

德音:好名声。

不瑕:无瑕疵,无过错。瑕:疵病,过失。或谓瑕借为“嘉”,不瑕即“不嘉”。

译文:

老狼前行踩颈肉,后退又要绊尾跌。公孙挺着大肚囊,脚穿红鞋稳步踏。

老狼后退绊尾跌,前行又踩肥下巴。公孙挺着大肚囊,品德声望美无瑕?

讲解:

主旨理解:

赞美说:《毛诗序》等传统观点认为此诗是赞美周公的。周公在摄政时曾遭受四国流言,被人怀疑将要篡位,但他依然从容应对,就像诗中所描绘的狼虽然进退狼狈,但“公孙”(被认为是周公)却有着良好的品德和声誉,能在困境中保持镇定和优雅。这种解释将诗中的“公孙”视为正面形象,强调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在艰难处境下的从容。

讽刺说:现代一些研究者认为这是一首讽刺贵族王孙的诗。诗中以狼的狼狈不堪来比喻贵族的丑态,“公孙”大腹便便、穿着华丽的鞋子,却可能行为不端或徒有其表,作者通过这种方式对贵族的生活和行为进行了调侃和讽刺。

艺术特色:

生动的比喻:诗中以老狼前进时踩住自己的胡、后退时又被尾巴绊倒的滑稽形象,来比喻“公孙”的某种状态。这种比喻生动形象,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所描述的情景,增强了诗歌的趣味性和表现力。

重章叠句:全诗两章,结构相似,语句重复,只在个别字词上有所变化。这种重章叠句的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也深化了主题,使读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或观点。

幽默的风格:整首诗语带调侃,但又把握好了分寸,在看似玩笑的表述中蕴含着一定的深意。无论是赞美还是讽刺的解读,都能感受到诗中所带有的一种特有的幽默感。

诗经

160. 诗经·豳风·狼跋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