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节南山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节彼南山,维石岩岩。赫赫师尹,民具尔瞻。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国既卒斩,何用不监!

节彼南山,有实其猗。赫赫师尹,不平谓何。天方荐瘥,丧乱弘多。民言无嘉,憯莫惩嗟。

尹氏大师,维周之氐;秉国之钧,四方是维。天子是毗,俾民不迷。不吊昊天,不宜空我师。

弗躬弗亲,庶民弗信。弗问弗仕,勿罔君子。式夷式已,无小人殆。琐琐姻亚,则无膴仕。

昊天不佣,降此鞠訩。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君子如届,俾民心阕。君子如夷,恶怒是违。

不吊昊天,乱靡有定。式月斯生,俾民不宁。忧心如酲,谁秉国成?不自为政,卒劳百姓。

驾彼四牡,四牡项领。我瞻四方,蹙蹙靡所骋。

方茂尔恶,相尔矛矣。既夷既怿,如相酬矣。

昊天不平,我王不宁。不惩其心,覆怨其正。

家父作诵,以究王訩。式讹尔心,以畜万邦。

注释:

节:通“巀(jié)”。长言之则为巀嶭(niè),亦即嵯峨。

岩岩:山崖高峻的样子。

师尹:太师和史尹。大师,西周掌军事大权的长官;史尹,西周文职大臣,卿士之首。

具:通“俱”。

惔(tán):“炎”的误字,火烧。

卒:终,全。

何用:何以、何因。

有实:实实,广大的样子。《诗经》中形容词、副词以“有”作词头者,相当于该词之重叠词。

猗:同“阿”,山阿,大的丘陵。

荐:再次发生饥馑。

瘥(cuó):疫病。

憯(cǎn):曾,乃。

氐:借为“榰(zhī)”,屋柱的石磉。

钧:通“均”,制陶器的模具下端的转轮盘,这里代指国家的政权。

毗(pí):犹“裨”,辅助。

吊:通“叔”,借为“淑”,善。

昊天:犹言皇天。

空:穷。师:众民。

式:应,当。

夷:平。

已:依全诗前后及此处文义,今理校为“己”,义为以身作则。

殆:及,接近。

琐琐:细小卑贱。

姻亚:统指襟带关系。姻,儿女亲家;亚,通“娅”,姐妹之夫的互称。

膴(wǔ)仕:厚任,高官厚禄,今世所谓“肥缺”。

佣:通“融”,明。

鞠讻(xiōng):极乱。讻,祸乱,昏乱。

惠:通“慧”。

戾:暴戾,灾难。

届:临。

阕:息。

式月斯生:应月乃生。

成:平。

卒:通“瘁”,劳苦。

牡:公牛,引申为雄性禽兽,此指公马。

项领:肥大的脖颈。

蹙(cù)蹙:局促的样子。

茂:盛。

恶:憎恶。

矛:通“务”,义为侮。

怿:悦。

覆:反。

正:规劝纠正。

家父:此诗作者,周大夫。

诵:诗。

讹(é):改变。

畜:养。

译文:

那高高的终南山啊,山石高峻又险峭。权势显赫的尹太师啊,百姓都在把你瞧。满心忧愤如火烧,不敢随意来谈笑。国家将要全断绝,为何还不察监到!

那高高的终南山啊,山谷幽深草木茂。权势显赫的尹太师啊,为政不平有何好?上天正降重重灾,丧乱繁多真不少。百姓们怨声载道,你却不曾有愧怍。

尹氏太师是周朝的根基;掌握国家的大权,维系四方的安稳。辅助天子使百姓不迷惑。可叹上天不善良,不该让民众穷困。

君王不亲政理事,百姓对你就不信任。不询问也不任用贤才,不要欺骗君子们。应当平治止息,不要让小人靠近。那些卑贱的亲戚,不该给予高官厚禄。

上天不光明,降下这极大的祸乱。上天不仁慈,降下这大的灾难。君子如果降临,会让民心安定。君子如果公平,恶怒就会远离。

可叹上天不怜悯,祸乱没有停止的时候。月月都有灾祸生,百姓不得安宁。我忧心忡忡如醉酒,谁来执掌国家政权?君王不亲自理政,最终使百姓劳苦。

驾着那四匹公马,四马脖颈粗壮。我眺望四方,局促得无处驰骋。

你刚才还肆意作恶,气焰嚣张如举矛。很快又平息怒气满心欢喜,如同宾主互相敬酒。

上天不公平,我们君王不得安宁。尹太师不反省自己,反而怨恨别人的规劝。

家父作诗来讽诵,探究君王的祸乱。希望改变你的心,来养育天下万民。

讲解:

诗歌背景:《诗经·小雅·节南山》是一首政治讽喻诗,一般认为是周大夫家父所作,旨在斥责执政者尹氏的暴虐与失政。西周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尹氏作为朝中权臣,却未能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导致国家陷入困境,百姓生活困苦,诗人因此作诗表达不满与忧虑。

内容分析:

开头两节:以巍峨的终南山起兴,引出“赫赫师尹”,强调尹氏地位的显赫,百姓都在关注着他。接着表达诗人的忧心忡忡,国家已经到了危亡的边缘,而尹氏却似乎视而不见。这种对比突出了问题的严重性和尹氏的失职。

中间部分:详细描述了尹氏的种种不当行为。他执政不平,导致上天降下灾祸,丧乱不断,百姓怨声载道,但他却不知悔改,毫无愧疚之意。同时,诗人也批评了周王的不作为,使得尹氏这样的小人能够掌握大权,危害国家。

结尾部分: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贤明君主的渴望。希望君子能够降临,平息民愤,让国家恢复安定。最后,诗人表明自己作诗的目的是探究国家祸乱的根源,希望能够感化执政者,让他们改过自新,以养育天下万民。

艺术特色:

比兴手法的运用:诗中以南山的高峻、岩石的坚硬来比喻尹氏的权势和地位,形象生动。同时,通过上天降下灾祸等自然现象,暗示国家的动荡与尹氏的失政有关,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情感表达强烈:诗人在诗中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和忧虑,情感真挚而强烈。如“忧心如惔,不敢戏谈”“忧心如酲,谁秉国成”等诗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执政者的不满。

语言质朴有力:诗歌语言质朴,但却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用词简洁明了,如“赫赫师尹”“不平谓何”等,直接指出了尹氏的问题,使读者能够深刻地理解诗人的意图。

诗经

191. 诗经·小雅·节南山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