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蓼萧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蓼彼萧斯,零露湑兮。既见君子,我心写兮。燕笑语兮,是以有誉处兮。

蓼彼萧斯,零露瀼瀼。既见君子,为龙为光。其德不爽,寿考不忘。

蓼彼萧斯,零露泥泥。既见君子,孔燕岂弟。宜兄宜弟,令德寿岂。

蓼彼萧斯,零露浓浓。既见君子,鞗革忡忡。和鸾雍雍,万福攸同。

注释:

蓼(lù):长大的样子。

萧:艾蒿,一种有香气的植物,古人常用以祭祀。

零:落下。

湑(xǔ):形容露水清澈、湿润。

写:舒畅,愉悦。

燕:通“宴”,宴饮。

誉处:安乐。

瀼(ráng)瀼:露水很多的样子。

龙:通“宠”,恩宠。

光:荣耀。

爽:差错。

寿考:长寿。

泥泥:露水很湿的样子。

孔燕:非常安详、快乐。

岂弟(kǎi tì):和乐平易。

宜兄宜弟:形容关系和睦,如同兄弟般融洽。

令德:美德。

寿岂:长寿且快乐。

鞗(tiáo)革:马缰绳上的铜饰。

忡忡:形容饰物下垂、美好。

和鸾:车铃。

雍雍:铃声和谐。

攸同:所聚。

译文:

艾蒿长得高又长,叶上露珠晶晶亮。既已见到周天子,我的心情真舒畅。席间宴饮频欢笑,融洽愉悦乐陶陶。

艾蒿长得高又长,叶上露水浓又亮。既已见到周天子,感到恩宠又荣光。您的德行皆无瑕,祝您长寿永无疆。

艾蒿长得高又长,叶上露水润又亮。既已见到周天子,心中安详又和乐。待我如同亲兄弟,祝您长寿又快乐。

艾蒿长得高又长,叶上露水浓又浓。既已见到周天子,天子车驾离席去。辔饰摆动銮铃响,万般福祉归圣躬。

讲解:

诗歌主题:这是一首诸侯朝见周天子时的颂德祝寿之诗。诗歌以艾蒿上的露水起兴,引出对周天子的赞美与祝福,表达了诸侯对周天子的尊崇和感激之情,以及对天下太平、福禄齐聚的期盼。

艺术手法:

起兴手法:诗中反复以“蓼彼萧斯,零露……”的句式起兴,通过描绘艾蒿上的露水,营造出一种清新、润泽的氛围。艾蒿是一种可供祭祀用的香草,以其起兴,既点明了诸侯朝见天子与助祭祀之礼有关,也为后文对天子的赞美作了铺垫。露水的清澈、湿润、繁多等特点,也暗示了天子的恩泽广布、德高望重。

重章叠句:全诗共四章,每章的结构相似,语言反复。这种重章叠句的形式,使得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很强,便于吟唱和记忆,同时也强化了主题,加深了读者对周天子的赞美之情。每一章在重复中又有一些细微的变化,如露水的状态从“湑兮”到“瀼瀼”“泥泥”“浓浓”,层层递进,表现出天子的恩泽不断加深;对天子的赞美也从“我心写兮”到“为龙为光”“孔燕岂弟”“鞗革忡忡”,逐步深入,体现了诸侯对天子的敬仰之情不断增强。

思想内涵:诗歌中对周天子的赞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天子的恩泽,诸侯见到天子后心情舒畅,感受到天子的恩宠,如同艾蒿上的露水般滋润;二是天子的德行,称赞天子品德高尚,没有差错,值得人们敬仰和爱戴;三是对天子的祝福,祝天子长寿、快乐,福禄齐聚。这些赞美和祝福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秩序和等级观念,强调了天子的权威和诸侯对天子的忠诚与拥护。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天下太平的期盼。

诗经

173. 诗经·小雅·蓼萧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