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唐风·蟋蟀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蟋蟀在堂,岁聿其莫。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无已大康,职思其居。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蟋蟀在堂,岁聿其逝。今我不乐,日月其迈。无已大康,职思其外。好乐无荒,良士蹶蹶。
蟋蟀在堂,役车其休。今我不乐,日月其慆。无以大康。职思其忧。好乐无荒,良士休休。
注释:
聿(yù):作语助,有“遂”的意思。
莫(mù):古“暮”字。
除:过去。
无:勿。
已:甚,过度。一说通“以”,用。
大(tài)康:过于享乐。大,即“太”。
职:当,应该。一说担任。
居:处,指所处职位。
好(hào):喜好。
荒:沉溺享乐耽误正事。
良士:好人,有德之人。
瞿瞿(jù):警惕瞻顾貌;一说敛也。
迈:义同“逝”,去,流逝。
外:本职之外的事。
蹶蹶(jué):勤恳敏捷的样子。
役车:服役出差的车子。一说行役和车马之事。
慆(tāo):逝去。
休休:安闲自得的样子。
译文:
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留不住。行乐不可太过度,本职事情莫耽误。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多警悟。
天寒蟋蟀进堂屋,一年匆匆临岁暮。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停不住。行乐不可太过度,分外之事也不误。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敏事务。
天寒蟋蟀进堂屋,行役车辆也息休。今不及时去寻乐,日月如梭不停留。行乐不可太过度,还有国事让人忧。正业不废又娱乐,贤良之士乐悠悠。
讲解:
感物伤时:诗的开头以“蟋蟀在堂”起兴,蟋蟀由野外迁至屋内,说明天气渐渐寒凉,时节变化,一年即将结束,由此引发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古人常用候虫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来表示时序更易,《诗经·豳风·七月》中“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与本诗中“蟋蟀在堂”说的时间相近。
关于行乐的思考:诗人由“岁莫”引发对时光匆匆的思考,宣称要抓紧时机行乐,这看似是一种及时行乐的态度,但实际上是一种欲进故退的表达。随后诗人强调不能过度享乐,应当兼顾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以及可能出现的忧患。
诗歌主旨:整首诗劝人勤勉的意思非常明显。“思”字是全诗的主眼,“无已大康,职思其居”“职思其外”“职思其忧”这三句层层递进,告诫人们不要过分追求享乐,要在享乐的同时不忘本职、兼顾其他事务、考虑未来的忧患。
艺术特色:本诗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三章意思基本相同,仅在个别词语上有所变化,这种手法强化了诗歌的主题,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同时,诗歌的押韵方式与《诗经》多数篇目不同,采用一章中两韵交错,各章一、五、七句同韵;二、四、六、八句同韵,这种押韵规则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