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豳风·伐柯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注释:
伐柯:砍取做斧柄的木料。柯,斧柄。
匪:同“非”,不是。
克:能。
取妻:娶妻。
媒:媒人。
则:法则,这里指斧柄的式样。
觏:遇见。
之子:这个人,指妻子。
笾(biān)豆:古代食器,笾用竹制,豆用木制。
有践:陈列整齐貌。
译文:
怎么砍伐斧子柄?没有斧子砍不成。怎么迎娶那妻子?没有媒人娶不成。
砍斧柄啊砍斧柄,斧柄的式样在眼前。我今遇见这个人,酒菜整齐摆满案。
讲解:
主题思想:
婚姻法则说:这首诗以砍伐斧柄需要斧头、娶妻需要媒人起兴,强调了婚姻中应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礼仪。在古代社会,婚姻往往需要通过媒人牵线搭桥,遵循一定的程序和规范,以确保婚姻的稳定和社会秩序的和谐。因此,这首诗可以被理解为对婚姻法则的强调和赞美。
人生道理说:也有人认为这首诗不仅仅局限于婚姻,而是通过伐柯和娶妻的比喻,传达出一种普遍的人生道理。即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正确的方法和途径,就像砍伐斧柄需要斧头、娶妻需要媒人一样。只有遵循正确的法则,才能达到目的。
艺术特色:
起兴手法:诗的开头以“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起兴,通过砍伐斧柄和娶妻这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情,引出了后面关于法则和礼仪的讨论。这种起兴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也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重章叠句:诗的两章结构相似,语句重复,只在个别字词上有所变化。这种重章叠句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同时也加深了主题的表达。
比喻恰当:将伐柯与娶妻进行类比,形象地说明了做事情需要正确的方法和途径的道理。斧柄的式样就在眼前,比喻婚姻的法则并不遥远,只要遵循正确的礼仪和规范,就能成就美满的婚姻。这种比喻恰当贴切,使诗歌的寓意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