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召南·小星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注释:
嘒(huì 慧):微光闪烁。
三五:一说参三星,昴五星,指参昴;一说举天上星的数。
肃肃:疾行的样子。
宵:指天未亮以前。
征:行。
夙(sù 素):早。
寔:同“实”。是,此。或谓即“是”。
维:是。
参(shēn 申):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昴(mǎo 卯):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即柳星。
抱:古“抛”字。
衾(qīn 钦):被子。
裯(chóu 绸):被单。
犹:若,如,同。
译文:
微光闪烁小星星,三三五五在东方。天还未亮就出行,从早到晚都为公。实为命运不相同!
小小星辰光幽幽,原来那是参和昴。天还未亮就出行,抛撇香衾与暖裯。实在命运不如人!
讲解:
主题:关于《小星》的主题有多种解读。一种主流观点认为这是一首反映位卑职微的小吏行役之苦的诗歌。小吏为了公务奔波劳累,昼夜不歇,对自己的命运发出了悲叹。也有观点认为这可能是一首描写女子夜间出行的诗歌,但这种说法相对较少被认可。
艺术手法:
情景交融:诗的每章前两句写景,描绘了夜空中闪烁的星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嘒彼小星,维参与昴”,通过对星星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为后文抒情做了铺垫。后三句言情,表达了行役之人的辛苦和对命运的感慨。这种情景交融的手法,使诗歌更具感染力。
重章叠唱:全诗两章,结构相似,仅在个别词语上有所变化,如第二章将“三五在东”具体化为“维参与昴”,“夙夜在公”变为“抱衾与裯”,“寔命不同”改为“寔命不犹”。这种重章叠唱的形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也深化了主题,强调了行役之人的艰辛和命运的无奈。
文化背景: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收集民间歌谣以反映人民的欢乐疾苦,作为施政的参考。《小星》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情感,对于了解先秦时期的社会风貌具有一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