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采绿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终朝采绿,不盈一匊。予发曲局,薄言归沐。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五日为期,六日不詹。
之子于狩,言韔其弓。之子于钓,言纶之绳。
其钓维何?维鲂及鱮。维鲂及鱮,薄言观者。
注释:
绿(lù):通“菉”,草名,即荩草,又名王刍,一年生草本,汁可以染黄。
终朝:有两种解释,一是指整个早晨,二是指终日。
匊(jū):同“掬”,两手合捧。
曲局:弯曲,指头发弯曲蓬乱。
薄言:语助词。
归沐:回家洗头发。
蓝:草名,指蓼蓝,可作染青蓝色的染料。
襜(chān):护裙,田间采集时可用以兜物。
五日:五天,并非确指,《郑笺》解为“五月之日”。
六日:六天,并非确指,《郑笺》解为“六月之日”。
詹:至,来到。
之子:此子,这里指女子的丈夫。
狩:打猎。
韔(chàng):弓袋,此处用作动词,是说将弓装入弓袋。
纶:钓丝。此处作动词,即整理丝绳的意思。
维何:是什么。
鲂(fáng):鳊鱼。
鱮(xù):鲢鱼。
观者:此指钓的鱼众多。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此引申之义,物多而后可观,故曰:观,多也”。
译文:
整天在外采荩草,采了一捧还不到。我的头发乱蓬蓬,赶快回家洗沐好。
整天在外采蓼蓝,一衣兜也没采满。本来说好五天归,过了六天还不回。
丈夫外出去狩猎,我就为他装弓箭。丈夫外出去垂钓,我就为他理好线。
他所钓的是什么?鳊鱼鲢鱼真不错。鳊鱼鲢鱼真不错,竟然钓到这么多。
讲解:
主题思想:关于此诗的主题,《毛诗序》以为“刺怨旷也。幽王之时多怨旷者也”。一般认为这是一首女子思念丈夫的诗。女子的丈夫出门在外,约定了归来的日期却未能按时回来,女子在等待的过程中,一边采集植物,一边思念着丈夫,通过对自己劳作状态和对丈夫归来的期盼等的描写,表达了她内心的孤独、思念以及因丈夫逾期未归而产生的哀怨。
艺术手法:
重章叠句:诗歌的前两章结构相似,都是先写女子整天采摘却收获甚少,再写丈夫约定的归期已过还未回来,这种重章叠句的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也更加深刻地表现了女子等待的漫长和内心的焦虑。例如“终朝采绿,不盈一匊”和“终朝采蓝,不盈一襜”,通过不同的采摘行为,反复强调女子的劳作状态和内心的不专注。
细节描写:诗中对女子的头发状态“予发曲局”进行了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女子因思念丈夫而无心打理自己,头发蓬乱的样子,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女子的内心世界。
想象丰富:后两章中女子想象丈夫狩猎、钓鱼的场景,以及自己为丈夫准备弓箭、整理钓绳的画面,这种想象既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也体现了她对以往夫妻生活的回忆和对未来团聚的期待。
文化内涵: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文化现象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在古代,男子外出劳作、征战、狩猎等是常见的活动,而女子则主要负责家务和采集等工作。诗中女子在丈夫外出期间独自劳作,体现了当时男女分工的不同。同时,诗歌中对约定日期的重视以及女子对丈夫逾期未归的反应,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时间观念和对诚信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