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周南·卷耳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注释:
采采:采了又采。有观点认为是茂盛的样子。
卷耳:一种菊科植物,即药草中的苍耳子,叶如鼠耳,青叶白花,细茎,丛生如盘状,嫩苗可以食。
盈:满。
顷筐:斜口浅的筐子,后高前低。
嗟:叹词。
怀:想念。
寘:同“置”,放置。
周行:大路。
陟:登。
崔嵬:高山。
虺隤:疲惫不堪,极度疲劳。
姑:姑且。
酌:饮。
金罍:青铜做的容器,用以饮酒。
维:句首语气词。
永怀:长久地思念。
玄黄:马因疲劳而毛色变得不好,这里指马生病的样子。
兕觥:用犀牛角制作的容器,可以饮酒浆。
永伤:长久的忧思。
砠:有土的石山。
瘏:病。
仆:仆人。
痡:疲劳致病。
云何:为什么。
吁:叹息。
译文:
采呀采呀采卷耳,半天采不满一小筐。唉,我思念心上人,把筐子放在大路旁。
攀登那高高的崔嵬山,我的马儿疲惫不堪。我姑且斟满青铜酒樽,借此暂时排遣心中的思念。
登上那高高的山冈,我的马儿累得毛色已变。我姑且斟满犀角酒杯,借此缓解心中的忧伤。
登上那陡峭的石山,我的马儿累倒了,我的仆人也疲惫不堪,唉,我为何如此忧愁啊!
讲解:
主题与情感:《周南·卷耳》是一首抒写怀人情感的名作。关于其主题有多种说法,较为常见的观点认为是女子怀念远行在外的丈夫。诗中女子在采摘卷耳时,因思念丈夫而无法专心,采了许久都采不满一筐,随后通过想象丈夫在外旅途的艰难,来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深深思念和牵挂。这种思念之情贯穿全诗,情感真挚而深沉。
艺术特色:
独特的篇章结构:全诗共四章,第一章是以思念征夫的妇女的口吻来写的;后三章则是以思家念归的备受旅途辛劳的男子的口吻来写的,犹如一场表演着的戏剧,男女主人公各自的内心独白在同一场景同一时段中展开。这种独特的结构使诗歌的情感表达更加丰富立体,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生动的细节描写:诗人通过对山的险阻的描摹,如“陟彼崔嵬”“陟彼高冈”“陟彼砠矣”,直接反映出旅途的艰难;通过对马的神情的刻画,如“我马虺隤”“我马玄黄”“我马瘏矣”,间接表现出旅途的痛苦,这些细节描写生动地衬托出行者怀人思归的惆怅。
巧妙的起兴手法:诗歌开篇以“采采卷耳”起兴,采卷耳是女子日常的劳作活动,以此引出女子对丈夫的思念,自然而贴切。同时,“女承筐,无实”与《周易·归妹三·上六》中的“女承筐,无实;士刲羊,无血”相对应,这是《诗经》中常用的起兴手法,为诗奠定了韵脚、句式的基础和情感思绪的习惯性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