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裳裳者华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裳裳者华,其叶湑兮。我觏之子,我心写兮。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

裳裳者华,芸其黄矣。我觏之子,维其有章矣。维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

裳裳者华,或黄或白。我觏之子,乘其四骆。乘其四骆,六辔沃若。

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维其有之,是以似之。

注释:

1. 裳裳:犹“堂堂”,旺盛鲜艳的样子。

2. 华:花。

3. 湑(xǔ):茂盛的样子。

4. 觏(gòu):遇见。

5. 之子:此人。

6. 写:通“泻”,舒畅,喜悦。

7. 誉处:安乐。誉,通“豫”,欢乐。处,安。

8. 芸其:即“芸芸”,形容花叶色彩鲜艳。

9. 章:有文采,有才华。

10. 庆:福。

11. 骆:黑鬃的白马。

12. 六辔:六条缰绳。沃若:柔软光滑的样子。

13. 左之左之:向左向左。这里指君子在不同的场合都能应对自如。

14. 宜之:适宜,恰当。

15. 右之右之:向右向右。

16. 有之:拥有,具备。

17. 似之:与之相似,这里指君子的品德与所赞美的人相似。

译文:

花朵盛开多辉煌,叶子茂盛绿苍苍。我遇见了那个人,我的心里真舒畅。我的心里真舒畅,因此有了安乐的地方。

花朵盛开多鲜艳,颜色金黄亮闪闪。我遇见了那个人,他确实很有才华。他确实很有才华,因此有了福庆之事。

花朵盛开颜色多,有的黄色有的白。我遇见了那个人,他驾着四匹黑鬃马。驾着四匹黑鬃马,六条缰绳多光滑。

向左向左随心意,君子处事很适宜。向右向右都恰当,君子拥有好品德。正因为他拥有好品德,所以能与之相仿佛。

讲解:

1. 主题思想:

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君子的诗。通过对花朵的美丽和君子的才华、品德、风度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君子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诗中以花喻人,将君子比作盛开的花朵,既突出了君子的外在美,也暗示了君子的内在品质如同花朵一样美好。

2. 内容分析:

第一章:以“裳裳者华,其叶湑兮”起兴,描绘了花朵盛开、叶子茂盛的景象,为后文赞美君子做铺垫。接着诗人表达了遇见君子后的喜悦心情,“我心写兮,是以有誉处兮”,说明君子给诗人带来了快乐和安宁。

第二章:继续以花起兴,“裳裳者华,芸其黄矣”,强调花朵的鲜艳色彩。然后赞美君子有才华,“维其有章矣,是以有庆矣”,认为君子的才华会带来福庆。

第三章:描写君子的车马,“乘其四骆,六辔沃若”,显示出君子的高贵和优雅。接着从左右两个方面赞美君子的处事能力和品德,“左之左之,君子宜之。右之右之,君子有之”,最后强调君子的品德高尚,“维其有之,是以似之”。

3. 艺术特色:

比兴手法:诗中多次运用比兴手法,以花朵的美丽来比喻君子的品德和才华,使诗歌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重章叠句:全诗三章,结构相似,语言反复,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也加深了读者对君子形象的印象。

细节描写:诗歌通过对君子的车马、处事方式等细节的描写,展现了君子的风度和气质,使君子的形象更加具体可感。

诗经

214. 诗经·小雅·裳裳者华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