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秦风·晨风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栎,隰有六驳。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注释:
鴥(yù):鸟疾飞的样子。
晨风:鸟名,即鹯(zhān)鸟,属于鹞鹰一类的猛禽。
郁:郁郁葱葱,形容茂密。
钦钦:忧思难忘的样子。
苞:丛生的样子。
栎(lì):树名。
隰(xí):低洼湿地。
六驳(bó):木名,梓榆之属,因其树皮青白如驳而得名。
棣:唐棣,也叫郁李,果实色红,如梨。
树:形容檖树直立的样子。
檖(suì):山梨。
译文:
鹯鸟如箭疾飞行,飞入北边茂密林。意中人儿未望见,忧心忡忡情难平。怎么办呵怎么办?你竟把我忘干净!
山坡栎树真丛错,洼地梓榆真斑驳。意中人儿未望见,忧心忡忡难快乐。怎么办呵怎么办?你把我忘实在多!
山坡长满那唐棣,洼地挺立那山梨。意中人儿未望见,忧心忡忡似醉迷。怎么办呵怎么办?你已把我全忘记!
讲解:
主题理解: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历代学者有多种解读。一种主流观点是朱熹在《诗集传》中所说,此诗写妇女担心外出的丈夫已将她遗忘和抛弃。诗中女子望穿秋水,等待着她的“君子”,却始终不见其踪影,由此产生深深的忧虑和痛苦,认为对方可能已经把她忘记。这种解读将诗中的情感归结于男女之情。然而,也有其他的说法,如《毛诗序》认为是“刺秦康公弃其贤臣说”,朱谋玮《诗故》持“刺弃三良说”,何楷《诗经世本古义》认为是“秦穆公悔过说”等,但这些说法相对而言不如朱熹的观点流传广泛。
艺术特色:
起兴手法:诗的首章以“鴥彼晨风,郁彼北林”起兴,鹯鸟疾飞归林,自然地引出女子对君子的思念和等待。鸟倦飞而知返,而人却未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增添了女子的哀怨之情。
重章叠句:全诗三章,结构相似,重章叠句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而且将女子的忧愁层层递进地展现出来。从“忧心钦钦”到“忧心靡乐”,再到“忧心如醉”,生动地表现了女子因思念君子而心情逐渐沉重、痛苦,甚至到了精神恍惚的程度。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如北林、栎树、六驳、唐棣、檖树等,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也与女子的心情相互映衬。山上的树木和洼地里的植物各得其所,而女子却孤独地等待着君子,凸显了她的无所适从和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