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乐只君子,遐不眉寿。乐只君子,德音是茂。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乐只君子,遐不黄耇。乐只君子,保艾尔后。

注释:

台:通“薹(tái)”,莎草,又名蓑衣草,可制蓑衣。

莱:藜(lí)草,嫩叶可食。

只:语助词。

邦家:国家。

基:根本。

光:荣耀。

杞(qǐ):枸杞。

父母:意指其爱民如子,则民众尊之如父母。

德音:好名誉。

栲(kǎo):树名,山樗(chū),俗称鸭椿(chūn)。

杻(niǔ):树名,檍(yì)树,俗称菩提树。

遐:何。

眉寿:高寿。眉有秀毛,是长寿之相。

茂:美盛。

枸(jǔ):树名,即枳椇(zhǐ jǔ)。

楰(yú):树名,即鼠梓(zǐ),也叫苦楸(qiū)。

黄耇(gǒu):老人。毛传:“黄,黄发;耇,老。”

保艾:保养。

译文:

南山生柔莎,北山长嫩藜。君子很快乐,为国立根基。君子真快乐,万年寿无期。

南山生绿桑,北山长白杨。君子很快乐,为国争荣光。君子真快乐,万年寿无疆。

南山生枸杞,北山长李树。君子很快乐,人民好父母。君子真快乐,美名必永驻。

南山生鸭椿,北山长菩提。君子真快乐,高年寿眉齐。君子真快乐,美德充天地。

南山生枳椇,北山长苦楸。君子很快乐,那能不长寿。君子真快乐,子孙天保佑。

讲解:

诗歌主题:这是一首颂德祝寿的宴饮诗。诗歌以南山、北山的各种草木起兴,引出对君子的赞美与祝福,表达了对君子的尊崇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盼。

艺术手法:

起兴手法:每章开头以“南山有……,北山有……”的句式起兴,通过罗列南山和北山的不同植物,如台、莱、桑、杨、杞、李、栲、杻、枸、楰等,营造出一种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象。这种起兴手法不仅使诗歌具有浓郁的民歌风味,还为后文赞美君子的品德和功绩作了铺垫。这些草木的生长环境不同,但都生机勃勃,正如国家拥有众多具备不同美德的君子贤人,兴中有比,富有象征意义。

重章叠句:全诗共五章,每章六句,且结构相似,语言反复。每章的前两句都是以南山和北山的草木起兴,中间两句直接赞美君子,后两句则是对君子的祝福。这种重章叠句的形式,使得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很强,便于吟唱和记忆,同时也强化了主题,加深了读者对君子的赞美之情。

思想内涵:诗歌中对君子的赞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君子是“邦家之基”“邦家之光”,强调了君子对国家的重要性,他们是国家的根基和荣耀,为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做出了贡献;二是君子“民之父母”,说明君子爱民如子,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三是君子“德音不已”“德音是茂”,称赞君子品德高尚,声名远扬。这些赞美之词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君子的期望和要求,也体现了对美好品德和社会秩序的追求。最后“保艾尔后”一句,表达了对君子后代的祝福,希望君子的美德和福祉能够延续到子孙后代。

诗经

172. 诗经·小雅·南山有台 原文、注释、译文、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