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注释:
曲项:弯着脖子。
歌:长鸣。
拨:划动。
译文:
“鹅,鹅,鹅!”面向蓝天,一群鹅儿伸着弯曲的脖子在歌唱。白色的身体漂浮在碧绿水面,红红的脚掌拨动着清清水波。
讲解:
创作背景:相传骆宾王小时候住在义乌县城北的一个小村子里,村外有一口池塘叫骆家塘。有一天,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客人见他聪明伶俐,便让他以鹅作诗,骆宾王略加思索便创作出了此诗。
艺术特色:
语言生动:开篇连续三个“鹅”字,模拟鹅的叫声,生动地表现出孩子看到鹅时的惊喜与兴奋,这种重复的手法不仅让诗歌具有韵律感,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描写细腻:“曲项向天歌”一句,抓住了鹅脖子长且弯曲的特点,描绘出鹅鸣叫时的姿态,“曲项”二字将鹅的形态刻画得十分形象,“向天歌”则展现出鹅的欢快与自在。
色彩鲜明:“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两句,用“白”“绿”“红”“清”等色彩鲜明的词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白色的羽毛、绿色的水、红色的脚掌、清澈的水波,相互映衬,使鹅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动静结合:诗中既有鹅“向天歌”的动态描写,又有“浮绿水”的静态刻画,动静相生,让鹅的形象更加鲜活,也增添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主题思想:这首诗以清新欢快的语言,抓住鹅的突出特征进行描写,表现了儿童时代的骆宾王对鹅的喜爱之情以及他善于观察事物的能力。
诗词大全
1. 《咏鹅》唐·骆宾王
2. 《江南》汉·汉乐府
3. 《静夜思》唐·李白
4.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
5. 《池上二绝》唐·白居易
6. 《小池》宋·杨万里
7. 《梅花》宋·王安石
8.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
9.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10.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11. 《夜宿山寺》唐·李白
12. 《敕勒歌》南北朝·北朝民歌
13. 《咏柳》唐·贺知章
14.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15. 《绝句》唐·杜甫
16. 《悯农》唐·李绅
17. 《舟夜书所见》清·查慎行
18. 《所见》清·袁枚
19. 《山行》唐·杜牧
20. 《赠刘景文》宋·苏轼
21.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22. 《望天门山》唐·李白
23.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
24. 《望洞庭》唐·刘禹锡
25.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26. 《采莲曲》唐·王昌龄
27. 《绝句二首》唐·杜甫
28. 《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29. 《三衢道中》宋·曾几
30. 《忆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
31. 《元日》宋·王安石
32. 《清明》唐·杜牧
3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
34.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35. 《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
36. 《浪淘沙·其一》唐·刘禹锡
37. 《鹿柴》唐·王维
38. 《暮江吟》唐·白居易
39. 《题西林壁》宋·苏轼
40. 《雪梅》宋·卢梅坡
41. 《嫦娥》唐·李商隐
42. 《出塞》唐·王昌龄
43. 《凉州词》唐·王翰
44.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45. 《别董大二首》唐·高适
46.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48. 《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
49. 《卜算子·咏梅》现代·毛泽东
50. 《蜂》唐·罗隐
51.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52. 《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
53.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唐·卢纶
54. 《墨梅》元·王冕
5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56. 《乞巧》唐·林杰
57. 《示儿》宋·陆游
58. 《题临安邸》宋·林升
60. 《山居秋暝》唐·王维
61. 《枫桥夜泊》唐·张继
62. 《长相思·山一程》清·纳兰性德
64. 《观书有感》宋·朱熹
65. 《泛舟》宋·朱熹
67. 《稚子弄冰》宋·杨万里
68. 《村晚》宋·雷震
69. 《游子吟·迎母漂上作》唐·孟郊
70. 《鸟鸣涧》唐·王维
71. 《从军行》唐·王昌龄
74. 《凉州词二首》唐·王之涣
7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76. 《乡村四月》宋·翁卷
77.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
80. 《过故人庄》唐·孟浩然
81. 《七律·长征》现代·毛泽东
82. 《春日》宋·朱熹
83. 《浪淘沙·其七》唐·刘禹锡
84. 《江南春》唐·杜牧
85.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
86. 《回乡偶书·其一》唐·贺知章
87. 《寒食》唐·韩翃
88. 《迢迢牵牛星》汉·汉无名
89.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
90. 《长歌行》汉·汉乐府
91. 《马诗二十三首》唐·李贺
92. 《石灰吟》明·于谦
93. 《竹石》清·郑燮
94. 《小雅·采薇》先秦·诗经
95. 《春夜喜雨》唐·杜甫
96.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
98.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99.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100.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101.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102.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苏轼
103. 《清平乐·春归何处》宋·黄庭坚
104. 《风》唐·李峤
105. 《赠汪伦》唐·李白
106. 《古朗月行》唐·李白
107. 《忆江南》唐·白居易
108. 《江雪》唐·柳宗元
109. 《观沧海》魏晋·曹操
110.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111.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
112.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113.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114. 《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
115.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唐·岑参
116. 《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
117. 《秋词》唐·刘禹锡
118.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119.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
120. 《潼关》清·谭嗣同
121. 《木兰辞》南北朝·南北无名
122. 《竹里馆》唐·王维
123.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124. 《逢入京使》唐·岑参
125. 《晚春》唐·韩愈
126.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127. 《望岳》唐·杜甫
128. 《登飞来峰》宋·王安石
129. 《游山西村》宋·陆游
130. 《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131. 《泊秦淮》唐·杜牧
132. 《贾生》唐·李商隐
133.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宋·杨万里
134. 《约客》宋·赵师秀
135. 《野望》唐·王绩
136. 《黄鹤楼》唐·崔颢
137. 《使至塞上》唐·王维
138. 《渡荆门送别》唐·李白
139. 《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140. 《古诗十九首》汉·汉无名氏
141. 《龟虽寿》魏晋·曹操
142. 《赠从弟》魏晋·刘桢
143. 《泰山梁甫行》魏晋·曹植
144. 《饮酒其五》魏晋·陶渊明
145. 《春望》唐·杜甫
146. 《雁门太守行》唐·李贺
147. 《赤壁》唐·杜牧
148.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李清照
149.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晏殊
150. 《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宋·欧阳修
151.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宋·朱敦儒
152.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李清照
153. 《关雎》先秦·诗经
154. 《蒹葭》先秦·诗经
155.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宋·李之仪
156. 《式微》先秦·诗经
157. 《子衿》先秦·诗经
158.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159.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
160.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161. 《卖炭翁》唐·白居易
162.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163. 《送友人》唐·李白
164.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宋·苏轼
165. 《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166. 《沁园春·雪》现代·毛泽东
167. 《行路难其一》唐·李白
16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
169.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170.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171. 《长沙过贾谊宅》唐·刘长卿
172.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唐·韩愈
173.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174. 《咸阳城东楼》唐·许浑
175. 《无题》唐·李商隐
176. 《行香子·树绕村庄》宋·秦观
177.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
178. 《梅岭三章》现代·陈毅
179.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宋·范仲淹
180.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
182. 《满江红·小住京华》近代·秋瑾
183.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苏轼
185. 《太常引·一轮秋影转金波》宋·辛弃疾
186. 《浣溪沙》清·纳兰性德
187. 《十五从军征》汉·两汉乐府
188.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189.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
190.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191. 《山坡羊·潼关怀古》元·张养浩
192. 《南安军》宋·文天祥
193. 《别云间》明·夏完淳
194. 《中吕·朝天子》明·王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