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渔者》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
渔者:捕鱼的人。
往来人:来来往往的人。
但:只。
爱:喜欢。
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
君:你。
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的人,只喜爱鲈鱼鲜美的味道。
你看那像一片树叶的小船,在风浪中时隐时现,多么惊险。
讲解:
1. 创作背景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一生心系天下,胸怀大志。这首诗创作于范仲淹在北宋朝廷任职期间。当时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但渔民的生活依然十分艰辛。范仲淹看到江上往来的人们只知鲈鱼鲜美,却忽视了渔民捕鱼的艰辛与危险,于是写下此诗,希望引起人们对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关注。
2. 艺术特色
对比手法的运用:
诗的前两句“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和后两句“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形成鲜明的对比。前两句描绘了江上往来的人只关心鲈鱼的美味,体现出他们在享受美味时的安逸心态;后两句则将镜头聚焦在江上捕鱼的小船,小船在汹涌的波浪中时隐时现,随时可能被风浪吞没,展现出渔民劳作的艰辛与危险。通过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渔民生活的不易,也让读者对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有了强烈的感受。
以小见大:
诗人从江上人们对鲈鱼美味的喜爱这一常见的现象入手,引出渔民捕鱼的艰辛场景。小小的鲈鱼,背后是渔民冒着生命危险的劳作。这种以小见大的手法,用简单的场景反映了深刻的社会问题,即社会上层人士对下层劳动人民生活苦难的忽视,使诗歌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语言简洁质朴:
全诗语言简洁明了,没有华丽的词藻和复杂的句式。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如“往来人”“鲈鱼美”“一叶舟”“出没风波里”等,就将江上的两种生活场景生动地描绘出来,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诗人的意图,同时也体现了范仲淹诗歌质朴的风格。
3.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渔民艰辛生活的同情。诗人通过描写江上往来的人对鲈鱼美味的追逐,以及渔民在风浪中捕鱼的危险场景,揭示了社会的贫富差距和劳动人民生活的艰辛。体现了范仲淹作为一位政治家和文学家的社会责任感,他希望人们能够关注底层人民的生活,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