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注释:

洛城:今河南洛阳。

玉笛:笛子的美称,这里也可理解为精美的笛子。

暗飞声:声音不知从何处传来。

春风:指春天的风,在诗中可理解为一种氛围。

闻:听;听见。

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柳”谐音“留”,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

故园:指故乡,家乡。

译文:

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发出悠扬的笛声?它随着春风飘扬,传遍了洛阳全城。在今夜的曲中,听到故乡的《折杨柳》,哪个人的思乡之情不会因此而生呢?

讲解:

整体意境:这首诗是李白客居洛阳时所作,描绘了春夜洛阳城宁静的氛围中,突然传来悠扬的笛声,从而引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整首诗意境清新淡雅,情感真挚深沉。

首句“谁家玉笛暗飞声”:一个“暗”字用得极为巧妙,既写出了笛声的隐约、断续,又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在春夜静谧的背景下,这不知从何处传来的笛声,瞬间吸引了诗人的注意力,也为后文的思乡之情埋下了伏笔。此句以疑问的方式开篇,引发了读者的好奇心,让人们不禁想探究这笛声的来源。

次句“散入春风满洛城”: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想象着笛声借着春风的力量,传遍了整个洛阳城。“散”字形象地表现了笛声在春风中弥漫、飘散的情景,“满”字则强调了笛声传播的范围之广,进一步突出了笛声的感染力。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洛阳城春夜的宁静,也从侧面烘托出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第三句“此夜曲中闻折柳”:点明了所听到的曲子是《折杨柳》。《折杨柳》是表达离情别绪的经典曲目,听到这样的曲子,对于客居他乡的诗人来说,自然会勾起他的思乡之情。这里的“闻”字不仅仅是听到,更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诗人在笛声中感受到了浓浓的离别之意。

末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以反问的形式,将诗人的思乡之情推向了高潮。诗人认为,在这样的夜晚,听到这样的笛声,无论是谁都会产生思乡之情。这里的“何人”一词,具有很强的概括性,代表了所有客居他乡的人,也进一步凸显了诗人自己的思乡之切。此句言有尽而意无穷,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诗词大全

123. 《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