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浑:全。

清白:双关语,既指石灰洁白的颜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译文:

(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讲解:

1. 创作背景

于谦生活在明朝,当时政治腐败,宦官王振专权。于谦为人正直,他在担任地方官期间,一直心系百姓,两袖清风。这首诗是于谦借石灰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操守。当时于谦可能面临着诸多的官场黑暗和压力,但他坚守自己的原则,以石灰自喻,表明自己不屈服于恶劣环境、坚守高洁品质的决心。

2. 艺术特色

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这是这首诗最显著的艺术特色。诗人以石灰为寄托,通过描写石灰的开采、烧制和最终的用途,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千锤万凿出深山”象征着自己人生道路上所经历的种种艰难困苦和磨炼;“烈火焚烧若等闲”体现了面对严峻考验时的从容不迫;“粉骨碎身浑不怕”表达了为了正义事业和坚守自己的信念,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要留清白在人间”则直接表明了自己的志向,要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保持高尚的品格和廉洁的操守。

语言简洁有力:全诗语言简洁明了,没有华丽的辞藻,但每一句都铿锵有力。如“千锤万凿”“粉骨碎身”等词语,通过夸张的手法,生动地展现了石灰所经历的艰辛过程,同时也强化了诗人所表达的坚定意志。而且诗句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和传颂。

3.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于谦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诗人通过对石灰的赞美,以石灰不惧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甚至粉骨碎身也要留下清白的品质,来自我激励和自我警醒。体现了诗人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官场斗争中,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坚决捍卫自己的理想和操守的高尚品质,展现了诗人清正廉洁、刚正不阿的人格魅力。同时,这首诗也是对所有正义之士的一种激励,鼓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诱惑时,要坚守自己的本心,保持高尚的品德。

诗词大全

92. 《石灰吟》明·于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