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释:
悲寂寥:悲叹萧条空寂。
春朝(zhāo):春天。朝,有早晨的意思,这里指的是季节。
排云:推开白云。排,推开,有冲破的意思。
碧霄:青天。
译文:
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在晴朗的天空中,一只仙鹤推开白云直上九霄,这景象把我的诗情也引到了蓝天之上。
讲解: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时所作。在古代,文人墨客大多有“悲秋”的传统,他们在秋天时常常感慨时光流逝、身世飘零等。而刘禹锡却能在逆境中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对秋天发出与众不同的赞美。
诗句赏析:
首句“自古逢秋悲寂寥”:诗人开篇就指出自古以来人们对秋天的普遍感受是“悲寂寥”。这一句既承接了传统的悲秋主题,又为下文自己的观点做铺垫,形成鲜明的对比。
次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诗人的观点,直抒胸臆,大胆地表达出自己对秋天的喜爱,认为秋天胜过春天。这种与众不同的观点展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境和豪迈的气概。
第三句“晴空一鹤排云上”:诗人通过描绘一幅鲜明的画面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在晴朗的天空中,一只鹤冲破云层,振翅高飞。“晴空”营造出一种开阔、明朗的氛围,“一鹤”的形象孤单却矫健,“排云上”则体现出鹤的力量和向上的精神。这一画面充满了动感和力量,是诗人不屈精神的象征。
末句“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看到鹤冲云霄的景象,自己的诗情也随之被激发,直上云霄。这一句将诗人的情感与眼前的景色紧密结合,表现出诗人豪迈奔放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艺术特色:
立意新颖:诗人打破了传统的悲秋观念,独树一帜地赞美秋天,展现了独特的视角和乐观的精神,使诗歌在立意上脱颖而出。
情景交融:诗中通过描绘晴空鹤飞的壮丽画面,将诗人的豪情壮志融入其中,以景写情,情因景生,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豪迈奔放:从诗句的风格来看,整首诗豪迈奔放,气势磅礴。无论是表达对秋天的赞美,还是展现诗情的飞扬,都体现出一种豪迈的气概。
诗歌意义:《秋词》是刘禹锡作品中的经典之作,它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和心境,也激励着后人在面对困境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同时,在文学史上,这首诗对于改变传统的“悲秋”观念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