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香炉:指香炉峰。庐山北部名峰。因水汽郁结峰顶,云雾弥漫如香烟缭绕,故名。

紫烟:指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的烟云。

遥看:从远处看。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河流之上。川,河流。

三千尺:形容山高。这里是夸张的说法,不是实数。

银河:古人指银河系构成的带状星群。

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译文:

太阳照耀香炉峰生出袅袅紫烟,远远望去瀑布像白色丝带悬挂在山前。

那瀑布飞速地直泻而下,好像有几千尺长,让人恍惚以为是银河从天上最高处落了下来。

讲解:

1. 创作背景

这首诗一般认为是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前后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李白一生好游山玩水,庐山的壮美景色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写下了这首描绘庐山瀑布的壮丽诗篇。

2. 艺术特色

夸张手法的运用:诗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两句,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三千尺”极言瀑布之长,“银河落九天”将瀑布比作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这种夸张的描写,把瀑布的雄伟气势和磅礴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比喻形象生动:“遥看瀑布挂前川”一句,把瀑布比作“挂”在山前的一条白色丝带,形象地描绘出瀑布的形态。这个比喻不仅写出了瀑布的静态美,还暗示了瀑布的高远,让人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瀑布的壮观。

色彩与动态描写相结合:“日照香炉生紫烟”一句,通过描写太阳照耀香炉峰产生的紫色烟雾,为画面增添了色彩。随后的“飞流直下”则是动态描写,生动地展现了瀑布奔腾而下的气势。色彩与动态描写相结合,使整首诗的画面更加丰富多彩、生动逼真。

3.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庐山瀑布壮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壮美景观的赞美和惊叹之情。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表现得淋漓尽致,让读者感受到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大全

10. 《望庐山瀑布》唐·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