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君归,又送君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

送鲍浩然之浙东:送别鲍浩然到浙东去。鲍浩然,作者的友人。之,往,去。浙东,宋代置浙江东路,包括今浙江省衢江、富春江、钱塘江以东地区。

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欲问行人去那边:想问行人要去哪里。

眉眼盈盈处:这里指山水交汇的地方,即浙东。盈盈,美好的样子。

才始送君归:刚刚才送你回家。

又送君去:又要送你离开。

若到江南赶上春:如果到江南赶上春天。

千万和春住:千万要和春天住在一起,即好好享受春天的美景。

译文: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行人要去哪里?是要去那山水交汇的美丽地方。

刚刚才送你回来,现在又要送你离去。如果你到江南赶上春天,千万要和春天同住,尽情享受那美好的春光。

讲解:

1. 创作背景

王观是北宋时期的词人。这首词是一首送别词,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但从内容推测,是在作者与友人鲍浩然分别之时所作。当时可能正值春季,词人以清新活泼的笔触,写下了对友人前往浙东的美好祝愿。

2. 艺术特色

比喻手法新颖独特:

词的上阕“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把水比作美人流动的眼波,把山比作美人蹙起的眉毛。这种比喻十分新颖,将自然山水与美人的眉眼相结合,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浙东山水的秀丽,而且赋予了山水以人的情感和神韵。同时,通过眉眼的灵动来暗示友人要去的地方是充满生机和美好的。

设问巧妙,情景交融: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通过设问的方式,自然地引出友人要去的目的地是“眉眼盈盈处”,也就是山水秀丽的浙东。这几句词将送别之情与对浙东美景的描绘融合在一起,在表达对友人的牵挂的同时,也向读者展现了浙东的迷人风光,使情感更加细腻深沉。

语言明快,情感真挚:

整首词语言明快,没有过多的哀怨和离愁。下阕“才始送君归,又送君去”,简单地叙述了送别频繁的情况,却能让人感受到词人对友人的不舍。“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则以轻松的口吻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希望友人能在浙东赶上享受江南春天,尽情的春光,这种真挚的情感在明快的语言中自然流露,使词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3. 主题思想

这首词主要表达了词人对友人鲍浩然的送别之情和美好祝愿。词人通过对浙东山水的赞美,将自己的惜别之情融入其中,使送别不再是单纯的哀伤,而是充满了对友人未来旅程的期待和祝福。一方面体现了词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另一方面也展现了词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对江南美景的向往。

诗词大全

101.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