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注释:

浣溪沙: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一曲新词酒一杯:填一曲新词,喝一杯美酒。一曲,一首。因为词是配合音乐唱的,故称“曲”。新词,刚填好的词,这里指新歌。

去年天气旧亭台:天气、亭台都和去年一样。去年天气,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

夕阳西下几时回:西落的夕阳何时才能回来。

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

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香径:花草芳香的小径,或指落花散香的小径。

独徘徊:独自在小路上来回走。

译文:

听着一首新填的词,喝着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花儿总要凋落让人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的春燕又归来。独自在花香小径里徘徊留恋。

讲解:

创作背景:一般认为此词作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晏殊知应天府时。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还有一个著名的故事,据说晏殊路过扬州大明寺时,看到墙上的诗,让侍从诵读,读完后问是谁的诗,得知是江都尉王琪所写,便召他一同吃饭、游览。当时春末已有落花,晏殊说“每得句书墙壁间或弥年未尝强对,且如‘无可奈何花落去’,至今未能也”,王琪应声说“似曾相识燕归来”,后来晏殊便重用了王琪。不过也有人认为这个故事的依据不太可靠。

主题思想: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上片绾合今昔,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触发了对去年相似情境的回忆,流露出一种景物依旧而人事全非的怀旧之感。下片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复杂情感。

诗句赏析: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起句描写了词人在亭台中饮酒听曲的场景,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蕴含着淡淡的惆怅。词人面对现境,开始时是潇洒安闲的,但在这看似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却能感觉到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这种今昔的对比,为整首词奠定了情感基调。

“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之景,词人由此景触发了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这不仅是对夕阳何时再回来的疑问,更是对美好时光能否重来的期盼,体现了词人对时光的珍视和对人生的思考。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这两句是天然的奇偶句,对仗工整,被称为“千古奇偶”。花的凋落是自然规律,让人无可奈何;燕子的归来,似曾相识,又给人带来一丝欣慰。这两句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又暗示了生命的轮回和延续。

“小园香径独徘徊”:结尾句描绘了词人独自在花间小路上徘徊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整首词的伤感情绪。“独”字体现了词人的孤独和寂寞,也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思索和感慨。

艺术特色:整首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词人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结合,以景衬情,使情感的表达更加细腻、深刻。同时,词中蕴含的哲理思考,给人以启迪,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思想深度。

诗词大全

149.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宋·晏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