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宋·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注释:
星河:银河。
转:《历代诗余》作“曙”。这里指银河在转动,星河欲转表示时间的流转。
帝所:天帝居住的地方。
天语:天帝的话语。
我报路长嗟日暮:路长,隐括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意。日暮,隐括屈原《离骚》“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之意。嗟,慨叹。
谩有:徒有,空有。
九万里:《庄子·逍遥游》中说大鹏乘风飞上九万里高空。
鹏: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鸟。
蓬舟:像蓬蒿被风吹转的船。古人以蓬根被风吹飞,喻飞动。
吹取:吹得。
三山:《史记·封禅书》记载,渤海中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传为仙人所居住,可以望见,但乘船前往,临近时就被风吹开,终无人能到。
译文:
水天相接,晨雾蒙蒙笼云涛。银河欲转,千帆如梭逐浪飘。梦魂仿佛回到了天庭,听见天帝在对我说话,情意恳切地问我要回到哪里去。
我回答天帝说:路途漫长啊,现在又到了黄昏却还未到达。我空有学诗的出众才华,却毫无用处。长空九万里,大鹏冲天飞正高。风啊!千万别停息,将我这如飞蓬般轻快的船,送到海上的三座仙山去吧!
讲解: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李清照南渡之后。根据《金石录后序》记载,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 年)春间,李清照曾在海上航行,历尽风涛之险。词中写到大海、乘船,人物有天帝及词人自己,都与这段真实的生活所得到的感受有关。
主题思想:这首词通过对梦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不满。作者在梦中与天帝对话,反映出她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孤独、迷茫,渴望找到一个精神的寄托。
艺术特色:
意境壮阔:开篇“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这种境界开阔大气,为唐宋词所少见。“接”“连”二字把天幕、波涛、云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浑茫无际的境界;“转”“舞”两字将词人在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浪漫主义手法:整首词以浪漫主义的艺术构思,梦游的方式,设想与天帝问答,将梦幻与生活、历史与现实融为一体。如“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充满了奇幻的色彩。
情感表达强烈:作者在词中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和不屈的精神。“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气势磅礴,一往无前,体现了作者对自由、理想的执着追求。
风格独特:李清照一般被认为是婉约派词人,但这首《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具有明显的豪放派风格,是她词作中风格独特的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