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释:
僵卧:躺卧不起。这里形容自己穷居孤村,无所作为。
孤村:孤寂荒凉的村庄。
不自哀:不为自己哀伤。
尚思:还想着。
戍(shù)轮台:在新疆一带防守。轮台,古地名,在今新疆轮台县。这里泛指边疆。
夜阑(lán):夜深。
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
冰河:冰封的河流。
译文: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没有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悲哀,心中还想着替国家防卫边疆。深夜里,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着铁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讲解:
创作背景:陆游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罢官后,闲居家乡山阴农村。此诗作于南宋光宗绍熙三年(1192年)十一月四日。当时诗人已经68岁,虽然年迈,但爱国情怀丝毫未减。南宋时期,北方的金国等势力对南宋边境构成威胁,陆游虽身处困境,却依然心系国家的安全和命运。
诗句赏析: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首联展现了诗人高尚的精神境界。“僵卧孤村”描绘出诗人年老体弱、闲居偏僻村庄的凄凉处境。然而,“不自哀”三字一转,体现出诗人的不屈意志。他并没有沉浸在个人的不幸之中,而是“尚思为国戍轮台”,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这种将个人的困苦与国家的安危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国事为重的精神,是陆游诗歌的重要主题。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颔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深化主题。“夜阑卧听风吹雨”,诗人在深夜躺在床上,听到屋外风雨交加的声音。这风雨之声不仅是自然环境的描写,更象征着南宋时期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铁马冰河入梦来”,诗人在这种环境下,思绪万千,在梦中又回到了战场,骑着战马跨越冰河,驰骋疆场。这一句通过梦境的描写,将诗人的爱国情怀推向高潮。现实中的诗人虽然身体衰老,无法亲赴前线,但在梦中他依然心系国家,奋勇杀敌,体现了诗人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志。
艺术特色:
虚实结合:诗中既有“僵卧孤村”的现实描写,又有“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梦境描绘。虚实相生,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现实的无奈与梦境中的豪情相互映衬,更突出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托物言志:以“风吹雨”象征国家的风雨飘摇,以“铁马冰河”象征自己的报国之志和对战场的向往。通过这些具体的事物,寄托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感。
语言简洁有力: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却极具表现力。如“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等词语,精准地表达了诗人的处境和心境。